专家简介
王荣生,文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研究基地负责人。著有《语文课课程论基础》《语文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求索与创生:语文教育理论实践的汇流》《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等。
一、重塑“实用文阅读”
实用文阅读区别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着眼于作品的艺术性,阅读是鉴赏,重点放在言语的品味和感悟。实用文阅读是为了获取文章的意思,阅读是理解,就像我们读报纸、读信、读百科知识、读学术著作那样。
实用文阅读所涉及的文本是文章或普通文,因而不妨叫做“文章阅读”或“普通文阅读”。
我们所说的实用文阅读,大致相当于日本与文学阅读对举时的“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涵盖了解信息和操作这两种类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文学阅读,一类是实用文阅读。目前文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认识,文学阅读的教学也有所改善,尽管离全面地实现由“记叙文阅读”向文学阅读的转型仍有较大距离。但实用文阅读,尤其是小学的实用文阅读,远未引起重视,实用文阅读的教学目前在小学语文还几乎是个空白。这就造成了极为不利的状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国公民实用文阅读能力普遍地极为低下。
实用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必须从小学抓起,撑起实用文阅读这一方天,任重而道远。
二、开拓选文的疆界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实用文阅读的忽视,其中一个理由是较难有合适的选文。之所以出现选文的稀缺和单调,是因为过去我们对“适合小学生阅读”乃至对“贴近学生生活”存有片面的认识。所谓适合于小学生阅读,过去我们往往理解为篇幅短小、文字平易,因而只能在专门为小学生写的文章里打圈圈。而专门为小学生写的文章较难找出值得放在语文教材里去学、去教的篇目。所谓贴近生活,事实上远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选文时反而把眼光转向人生之外乃至地球之外。
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文阅读,更主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逐步的迈入大人的世界,逐步地主动地接触那些不是专门以学生为对象的读物。
经过认识的转变,再加上足够的功夫,我们发现能够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实用文天地还是很宽广的。
(1)“实用文阅读”单元。有些文章着重于“知”,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有些文章则是要求“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思维开拓与语文实践”系列单元。这里所选的文章不是为了读的,而是读了以后要求做的。你不仅需要知道文章所讲述的道理,而且要把道理化为自己的行为,并一直保持下去。
(3)“汉字趣谈”和“成语故事”两个系列单元,这两个单元既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又是民族文化的熏陶。
(4)“读大人的书”系列单元。这是一个综合单元,从四年级开始。前几篇是实用文,后几篇是散文和小说,编入的文章,多属于实用文,阅读单元有联系的难度稍高。
三、切实地示以门径
“学本”是与“读本”“课本”并行的一种教材类型,主要供学生自学之用。“学本”的理想状态是切实地“示学者以门径”。换句话说,与“读本”相比较,学本更侧重在辅读与导学上。辅读与导学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评点”,二是编制课后“思考和练习”。
“评点”侧重在实用文阅读的指导,有多种功能:有的是直接点出阅读方法的。有的评点是提供解释的,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隐含着阅读方法的指导。另外一些评点是延伸补充性的,或者为了防止学生孤立的理解文本,或者有易于理解的深化,对文本语句做延伸性的理解,本身也是实用文阅读的重要方法。
四、指向切身理解
思考和练习也有多种功能,但总的指向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
在实用文的阅读中,评点和思考练习就像两个支架,帮助学生对文章阅读与理解。以前在教学中可能过于依赖教师这个支架,一切都靠教师的安排,所以学生“动”不起来。从上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原来评点和思考练习有这样的促学功能。评点指向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用文阅读方法,而思考和练习指向的则是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与自身的生活建立联系。有了这样一个思路,我们的实用文阅读教学似乎一下打开了一扇窗。
五、实用文的阅读类型举隅
1.理解性阅读
文章的理解性阅读,也称“分析性阅读”,它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类型。理解性阅读,目的是读懂文章说了什么。理解文章的关键,是抓住要点;而抓住要点,是要通过重要语句的把握。
中小学语文教学向来有抓住文章要点,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说法,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知识框架,导致要点和重要语句的抽象化。试图用一种方法去抓住所有文章的要点,去识别和理解所有文章的重要语句,其结果是造成了无所适用的阅读方法。
2.操作性阅读
操作性阅读的对象是讲述做事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文章,其重点在怎么做或直接说明操作方法、行为规则或通过做事原理,行为机制的阐述指导人们合理的进行实践活动。从阅读主体这方面看,操作性阅读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阅读中有操作。我们边阅读边操作,并努力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转化为具体操作。比如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
第二种情形是阅读后行动。我们抱着实践的目的去阅读,并努力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落实到实践的行为中,比如阅读“如何欣赏中国文学”这类文章。
操作性阅读不仅是求“知”,而且要去“做”;不仅是知道别人说了什么,而且要把别人的所说与自己的实践相关联。
3.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成熟的思考过程,它包括对其观点的相关证据进行评估,并最终从这些证据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批判性阅读涉及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对象,一是阅读主题。
4.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指以研究问题为目的的资料阅读,简称“研读”。“研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综合运用“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理解和评估别人的研究成果。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谋求“创造”,或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做进一步研究,或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研究相关问题,或受别人研究的启发,提出新问题并进行研究。
研究性阅读关注所讨论的主题,读者是为了研究自己的问题而读书。研究性阅读是双线并进的阅读:一条是我们对“作者的问题”的理解线路,一条是我们对“自己的问题”的思考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