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论语》316

2015-11-24 华杉

下学而上达,唯有下学,才能上达;不能下学,则不能上达;即使下学,未必上达。所以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而上达。孔子都这样,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对子贡说:“没有人了解我吧!”子贡说:“夫子道高德厚,天下皆知,怎么说没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了解我这一点的,大概只有上天吧!”

这一段,有两个关键学习点,一是不怨天尤人,二是下学而上达。

先说不怨天尤人。这个,我们每天都在怨天尤人,说“经济下行,大环境不好,现在日子不好过,明年日子更不好过,也不知道那些管事的是不是吃干饭的!”这就是怨天尤人了。不管“大形势”好不好,不管别人做得对不对,反正我改变不了,我不怨他,我管我自己。我又不是看天吃饭,我为什么怨天?我又不靠别人吃饭,我干嘛怨别人?讨论天,讨论别人,就耽误了自修功夫,耽误自己进步。

所以,凡是成天说“形势不好”的,都是自己没干好的。凡是自己干得好的,没有怨别人的。干得好,肯定跟别人没关系,都是我了不起。干不好,那是大环境有问题,或者有人拦着我。

孔子呢,满腹经纶,一腔热血,但颠沛流离十几年,也没有一个君王用他,上天就不给他机会。多少次!一次又一次!在鲁国一次,在齐国一次,在卫国两次,在楚国一次,机会都到了家门口,甚至已经进门,但最后还是失去了,还是没弄成!所以他说自己,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怨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得不到用之于世的机会,就回老家写书修春秋,传之于世吧!

在自己身上找,反求诸己,做什么呢?下学而上达。反己自修,循序渐进,义理有本末精粗,我只在下面一层扎扎实实用功夫,使得功深力到,将上面的一层层渐次通达。比如登山,一定是由低到高,比如行路,必定是由近及远,我还是从日用常行的低处着手,一步步来罢。

孔子这样说,确实是天下人所不知的了。他的智慧,已经高到那样了,虽然不为君王所用,但他的门生,遍布各国宫廷,在鲁国,他也被尊为国老。而他反己自修,还是强调下学,强调自己要从低处做起。

程颐说:“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孔子的失败,不正是在“下学人事”方面,还有欠缺吗?

不下学,则不能上达;不低就,则不能高成。今天我们的毛病,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又太多了。学问不要高,只要踏实能做事,进步不怕慢,只要日日不断。要能凡事彻底,不是成天想着去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我们若能“君子素位而行”,把上级交办的工作干到最好,自然能得到向上走的机会。若是认为今天这点事不是我该干的,总想干点“高端”的事,反而得不到那机会。每日的学习,不是到处要去学高大上前沿尖端的东西,而是反复学习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下学而上达的道理了。

下学而上达,唯有下学,才能上达;不能下学,则不能上达;即使下学,未必上达;所以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而上达。这是唯一的道路,孔子都这样,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学而上达,唯有下学,才能上达;不能下学,则不能上达;即使下学,未必上达。所以要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
    华杉2009阅读 4,419评论 0 2
  • 子路第十三 共30章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如何为政,孔子答道...
    田园读书人阅读 5,045评论 0 2
  • 停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我想回头 我还在情网中苦苦挣脱 却到尽头 我感到发愁 你爱我不够 我让我怎么说出口 和你相识...
    年素衣阅读 1,274评论 1 0
  • 打开潮汐,随便一个模式,开始今天的作业。狗儿就趴在我脚下,我写作业,它睡觉… 今天的观点因它而起,狗儿是只很听话的...
    92四月天阅读 2,299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