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听说这几天颇有几个好电影正在热映:《戏台》《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都有着评分9.6,9.7的好口碑。我让龙哥选一个去看,他问我,《戏台》演的什么?我随口一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嘛!”龙哥一听,立马拒绝此片,“我可不想看什么人生哲理。”嘿~~咋就人生哲理了?看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怕被讲道理呀。龙哥说,《南京照相馆》他还没准备好,没勇气去看,我也是。最后选了《长安的荔枝》,听说剧版拖沓冗长,而影版更符合原著。

《长安的荔枝》这本书是在两年前看的,我一个人记性一向不好,细节已忘了个七七八八,再看电影,对李善德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悲苦和艰辛更多了几分同情。

李善德,长安城中一个出身平凡、老实本分、有些木讷、不善拒绝的底层官员。他擅长算数,在上林署中是个被压榨的角色,每个人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扔给他,他虽一脸不情愿,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因此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太监鱼朝恩来下达为贵妃运送鲜荔枝的指令时,李善德成了那个被甩锅的背锅侠,这个必死无疑的使命也成了他看清官场黑暗的助推器。

李善德是幸运的,没有人把他这个“荔枝使”当回事,他一个人五千里奔波到岭南,见到了五府经略使何履光。何履光对李善德这个荔枝使根本看不上眼,只给了他个五府通牒文书,一分钱不给便将他扫地出门。恰在这个时候,李善德遇见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苏谅。在苏谅的帮扶下,李善德有了经费保障,并找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阿僮。阿僮从六岁开始种植荔枝,对荔枝的物性了如指掌,李善德所有的试验荔枝都是从阿僮这里购得的。

李善德是真诚的,他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阿僮说:“你是第一个不把我们当狗看的城人。”所以阿僮愿意和他做朋友,愿意给他提供帮助。何履光给了李善德一个林邑奴监视他,李善德没有把他当奴才,给他酒喝,还说要带他去长安给他自由,所以林邑奴“叛变”了,一心一意帮助李善德运送荔枝。苏谅也一样。

李善德是坚韧的。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李善德偏要打破不可能,让他变成可能。电影中,李善德从一个白面书生形象,一步步变成了胡子拉碴、头发花白、憔悴不堪模样。这没日没夜的奔波劳累,这由上而下的无形压力,这背负的心理上的痛苦,压弯了李善德的脊梁,但他没有屈服。

李善德是善良的,一开始是,最后还是。李善德作为一个底层小人物,拿着自己辛苦尝试出来的转运荔枝的详细方案,去找户部申请批文,遭遇了各个部门的层层推诿。虽然李善德是圣人的荔枝使,但仍旧没有人重视他,他照样办不成功。但当他拿了右相杨国忠的牌子时,一切都变了,所有部门严阵以待,听候差遣。杨国忠在给他腰牌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可见,官大一级压死人,什么按流程办事,不过是看不起你的借口罢了。

李善德答应苏谅给他提供帮助,但他发现,他做不了主,除了转运荔枝,他根本没有话语权。李善德不想毁坏阿僮的荔枝园,可他发现,他也无能为力,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荔枝树全部被无情地砍倒。李善德不想劳民伤财,可他所过之地,看到的是民不聊生,为了保命只能逃亡。李善德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鱼朝恩为了让杨国忠出丑,他派了杀手半路拦截李善德,所有人都死了,所有辛苦转运的荔枝都毁了,只剩下李善德拼死保住的一罐荔枝。李善德虽然成功了,但他的心伤透了,他去质问杨国忠,差点因此丧命。

在电影里,李善德被抓入狱时,杜少陵在监狱里对他说:“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成功运送荔枝不是李善德自己的功劳,但一旦运送失败,那就是李善德自己掉脑袋。这,就是官场。李善德把荔枝转运的首功让给了杨国忠,转运之事才得以顺利推进。这,就是现实!

在这场荔枝转运战中,李善德历尽艰辛以为成功了就可以升官发财,但他目睹了运送荔枝的劳民伤财,和官场的权利斗争,他的内心备受煎熬。他和这个黑暗的官场是格格不入的,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良知,他选择了和家人一起远赴岭南。我想,他是想弥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奢靡的盛唐背后,是多少小人物的血和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