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了java的前两行代码,老师讲了一天,就没有几句话听懂了。不明白一开始为啥有个class,大括号小括号中括号,压根不知道是啥。不知道到底是应该背,还是应该理解。
结果晚自习被一对一辅导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弄明白一句话。“先学会开车,再学原理”。所以前两行那么打就完事。
老师用中文讲了一天我听不懂的话。突然就会感觉到莫名的烦躁。听到声音感觉很吵,听到人说话就想骂过去。头感觉超负荷运转了很久,很累,但又感觉不到困意。
我在想以后可能敲错一个标点符号,需要找错很久。每天从早到晚大脑紧绷。就会是现在这样的感觉。我不清楚我会不会喜欢这个,但我知道喜欢是因为擅长,而擅长是因为努力。越努力就会越喜欢,喜欢的工作坚持做就是好工作。
今天学习了“与或非”使用的关系和细节,以及一些符号的运用。感觉比昨天要简单。但有些惆怅,感觉自己站在一个路口,前方道路看不清。又放弃了之前的积累和成长。放弃原本还不错的事情去选择一条不确定的道路,不清楚对错。但又不会犹豫,不会回头。
之前六年我在喜欢的行业,做着喜欢的事情。常常会有激动,兴奋伴随。即使遇到坎坷,我也不在意。但每个行业都有特殊的弊端,比如建筑工人不可能不出差。老师不可能不讲话。程序员不可能不盯着电脑。而我所在的金融二级市场就不可能稳定。随着年龄增长,我必须要有稳定。
我真的很喜欢金融,但家里人就觉得大企业好,五险一金好,稳定好。可以叛逆一时,但不可能忤逆一世。每当离职时,工作担心,家里人不仅不理解反而是倍给压力。这时我就在想,哪怕我放弃两三万的薪资,去做一个月薪三千的工作,只要稳定我也愿意。起码我得到了支持。我不挨骂。
工作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自己开心,家人开心。如果大家都不开心,钱又有何用?
年前两个月赚了大几万,人有点拋,带我妈去旅游,又买车。直接辞职不干了,十二月就开始打算过年。结果疫情困了三个月,导致四五个月没有收入。然后就是“你这样以后孩子都饿死了”,所以不论原因是什么,换行业就是一点,之前的行业烦了,不想干了,就换。
也许将来换了行还是会被骂,那我就再换。也或许不论怎么换,都要被骂一辈子。到头来人家还会说被骂是你没本事。被骂的人有错,骂人的人反而是没错。
特别是在家庭中,骂人的人他更加的气愤,比被骂的人还火大。骂人的人永远都是对的,错的都是被骂的人。有的时候我不理解这种骂人无错被骂有错的规则,就像现在。如果我找工作就会被骂,什么不稳定啊之类的。我不工作,躺在家里看看视频学习,吃啊睡的都四五个月了,反而没人骂我。
学习比工作轻松多了,都不用干活,躺着吃,在家还是“老大”。这可能是我现在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我得好好学习,以免“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