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哪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话?
突然想到了杜甫的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处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以下为六首诗原文,凑一下字数(ง •̀_•́)ง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译文(其二)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创了新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很高的造诣,却被当时一些守旧的文人不停讥笑。
呵呵,待尔等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而四杰和他们的文章依然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将那些自认了不起的评论者,贬低为尘埃,应该是没什么伤害,却侮辱性极强之话。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诗歌文章,慢慢由质朴向华丽转变,而当时一些守旧的文人却有崇古恶今的恶劣风气,于是把矛头指向了初唐四杰。
杜甫以诗论诗,用这么一首诗,对历史本该有的进步给出自己的定论,明确地肯定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而那些只会浅薄地评论者,却因自己无名无作,成为历史浪潮中上不了台面的尘埃。
清人赵翼诗曰:
李杜诗篇万口,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杜的诗文虽然流传万古,如今却已不再流行,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代表,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的文学体裁也不能停留在古诗词文上,只有百花齐放,才是最好的未来!
所以,简书作为写作平台,用来记录生活琐事算不算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