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过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上,为什么越善良的人反而受到的伤害越多?
评论区不少人“现身说法”,纷纷感叹“人善被人欺”。
其实,这些感慨人心不古的人,往往把善良和心软混为一谈。
人并不是越善良就越容易受伤,而是一味心软,一味退让,最后对他人的心软,反倒成了对自己的心狠。
人到中年,千万不能对这三类人心软。
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心软,不是天灾,而是一场“人祸”。
人到中年,婚姻成为大多数人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
然而,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婚姻里不合时宜的心软,是对自己的残忍。
家暴,就是原则和底线之中,最不可触碰的一种。 家暴和出轨,要么零次,要么无数次。
每一个家暴的男人,都有两只随时准备向你抡拳的手,和两条随时准备下跪的腿。
一次心软,换来的不是悔过,而是永久伤害。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
如果凡事只看情面,不讲原则,用心软来代替应有的决断,最后既不能坚守善良,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只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不要做滥好人,而是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带着棱角和锋芒的好人。
所谓善良要长出牙齿,菩萨心肠固然难得,但也得金刚手段相辅。
人生在世,可以善良,但不能心软。
只有把善良留给真正值得的人,这份善意才能传递下去。
《教父》里有一句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这世上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人性;最廉价的投资,就是毫无目的的心软。
对孩子的心软,换来的是恃宠而骄;
对渣男的心软,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对贪婪者的心软,换来的恩将仇报。
行走人世间,不妨保持一点“狠”,一点“刚”。
对不值得的人,没必要忍让;对触及底线的事,没必要含糊。
该倔强时,不必低头;该发声时,不必强装大度。
就像作家余华说的:“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往后余生,请收起无谓的心软,守好心底的原则和棱角。
把善良和美好,要留给配得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