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心都有一个夙愿,那就是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靠前的问题,那就是什么叫做“好”?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就为叫好,但在应试教育的眼中,只要学生能考高分就叫好了。
我们中国有一些学校,堪称重点大学培养基地,那些什么“211”“985”,考上他们如同探囊取物。譬如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属于素质教育呢还是应试教育?就目前观察来看,还是属于应试教育。在今天中国这个大环境下,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搞素质教育,但在评价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很难做到真正执行,所以应试教育还是很有市场。
那我们就应试教育“好”的标准,来谈谈这样的学校,他们成绩斐然的诀窍是什么?
从各种渠道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衡水模式无非在于一个“苦”字。学生苦,老师苦,家长也苦,总之大家就是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头悬梁锥刺股,“不择手段”地提高成绩。
譬如早上五点半就起床晨跑,六七点就开始晨读,七八点正式上课,一直到晚上头十点才结束。这样的作息安排在全国来说应该都是少有的。
老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最终的成绩往往与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所下的苦功成正比关系。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对比我们的农村教育,我们的成绩总是出不来,“苦”得不够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那我们是不是能说,农村学校也像衡水中学那样“苦”,就能得到它一样的成绩?或者至少是相差无几?未必。
我在与我的同事谈到某些成绩显著的学校时,他的确对他们师生的艰苦作风感到敬佩,但同时他也说,那也是要讲条件的,好比我把我们班这几个拿给他教育,如果他也能把他们教育成材,我才是真正的佩服他。
他指的正是班上的一些后进生。农村的这些后进生,严重的有到五六年级还不能写自己名字的情形。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无论老师是威逼还是利诱,均效果平平。
所以在衡水功成名就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农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学生?而如果真把这样的学生交给衡水,他是不是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他们教育成材?
这取决于我们是如何看待教育这件事的。如果你只是单单把它看做一个孤立的事件,比如是因为没遇到一个好老师,或一所好学校才导致他学习不佳的,你就会认为送到衡水去就能解决问题。
但如果你是把教育看做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一个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协作的系统工程,你就会全面考虑,这三点是不是都充分使劲了?如果有一方或多方缺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就算送到衡水去也无济于事。
不同的观点就会带来不同的结论,我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般而言,这些成绩欠佳的后进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甚至是家庭的严重缺失。
譬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事实上是分布在各级的三姊妹),父亲因贩毒坐牢,母亲也因此离他们而去,监护人就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又年纪过大,只能定期给他们送一点柴米油盐,可以这样说,不是政府的帮扶,可能他们连活下去的几率都很小。这样的孩子,你让他能有多少心思去学习?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其实这些都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遵循人性的基本原则,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他成绩的提升不在于你在他身上下了多少苦功,而是你是否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很显然,一个普通老师在这一点上是无力的。同时也表明,这样的孩子就算是送到衡水中学去也于事无补。我那个同事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为一个农村的普通教师,我深感农村教育的落后,这种落后是多层次全方面的,比如学生基础差,家长意识弱,学校人手少,设施设备缺,社会关注小等等,共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做什么事无非是求个安乐,一旦形势所迫,铤而走险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就算不铤而走险,农村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常常让身在其中的人迷茫无措,而一旦行差踏错,就一步错步步错,害了自己的同时也害了别人,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农村教育也有辉煌的一天,必将等到身处其中的人有自由幸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