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阅读这件事还是通过阅读掌握知识、拓宽视野和增长智慧?当然是后者!人都愿意做简单的事情,阅读也是,对于这个年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的孩子,以在孩子们中间非常流行的校园文学为代表的系列书,轻松好玩,不需要动脑筋,但从有效阅读的角度来讲,可吸收的内容比较少,作为孩子们学习之余的放松可以,但不能占据孩子们阅读的主要阵地,或者,干脆就把这个当成孩子的阅读,这是不行的,做为家长,还是要努力做好孩子阅读的引路人。如何引?我想还是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书,经典阅读和视野格局同样重要;另一方面是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建立。
先说选书,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一本书,启迪了我们的智慧,改善了我们的人生,那么这本书就为我所有了——好书犹如良师益友,可以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想,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可是,我们不知道哪本书那句话能启迪孩子,影响孩子,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的阅读设限,尽量拓宽阅读面,历史、文学、散文、诗歌、小说、科技、百科……都可以让孩子去接触,为以后建立阅读体系和事业爱好发展做好铺垫。但是,拓宽阅读面不等于什么书都可以拿来给孩子读,因为孩子们的时间有限,走进书店看到的书鱼龙混杂,所以要尽量读经典,经典著作是很多人帮你筛选过的,但所谓经典,却未必就是好看的书,有些还比较费脑子,但当我们经常阅读一些优秀的书,他们的眼光和格局就会相应提升,所以,我们可以买一些相对来说,有点超前的书给孩子看,孩子们的学习力有时候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再说说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这个阶段的阅读是从浅阅读向深阅读转变的重要阶段。对教育来说,示范和言传身教远大于说教的效果,我理解的深阅读的第一个层次是认真读文章的每一句话,我从这个角度选择的和孩子共同深读的一本书是《海底两万里》,每次我指定一章我想要读的内容,她阅读后选出她最喜欢的情节和词句并说出理由,她也指定一篇由我为她推荐,在互动的过程中她会模仿我的选取角度和推荐方法,刚开始基本是依葫芦画瓢,但到了后面她就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了;我理解的深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是能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能以口头或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这个角度我最大的工程就是共读《看不见的森林》,我每篇以推荐形式向她介绍篇章要点,这个《一本书铭刻一段美好时光》中已做详细介绍,就不赘述了,经过这个过程,我惊喜的看到在今年的读后感中,豆同学已经能比较好的概括一本书的脉络和要点了;我理解的深读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这两年是我自身在思考也是建立阅读体系的阶段,我自幼对数理化情有独钟,工作多年后发现,当浮华撇去,生命厚度和思想底蕴的源泉是几千年来中外历史的精华,有幸遇到这方面的领路人,开启近两年来历史、社会、文化方面的阅读角度,我也是希望能让豆同学从小培养对历史文化方面的感觉,目前带着她的的是《历史百科》和《上下五千年》。
借用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我深以为是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大量阅读会使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知识面、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做好阅读储备,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