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付费学习——幸福之路》,并发给几个写作班小伙伴。小伙伴们也给我提了些建议。我觉得甚好,可一直没有下笔,找不到头绪。直到今日做完直播的同步学习笔记,我在写我的思考时候,顿时有了小感悟——原来我在享受那些付费学习带给我的好处的同时,也在犯着买课囤课的心理安慰。
因为学习的动力比较足(其实是成长的焦虑),我对个人的学习方式做了微调。尝试将个人正在学习内容,同步做简书笔记的记录。当然,这并不是我首创。读书做笔记,学习之后做输出,从来就有。我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践行而已。
起初,这种方式是督促自己去学习,而不是囤课。
付费学习,如果只是买课囤课,是对金钱的亵渎和对知识的表面膜拜。我在得到订阅了五个专栏(5个呀!5个呀!5个呀!),四个付费社群的学习(混沌社、理性知识分子、熊猫书院、禅绕画。目前一个已经完成。幸好,已经完成一个!),一个免费的英语学习小组(2H/周),偶尔还要订本书,不时加几场直播。付费为我带来了诸多好处,可以更精准地得到优质的知识,可以碰到许多志同道合的童鞋,可以有隐秘的心灵之友、、、、、、与此同时,也让自己陷入拖延的不精进的学习状态。此时,个人求心理安慰大于学习本身的实际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外因归纳者会归咎于外部的因素,而我是偏悲观的内因归因者,不时有思想反刍,令到自己有“自责”“愧疚”的小小情绪。然后,周末的时候就猛发力,猛学习的狂补。此时,我需要放下学习的思想包袱,让自己坦然面对这种状况,不再过多纠结。我一直在苦寻自己的成长之路。串联也好,并联也罢,苦思冥想都不如当下的行动。开启小小的行动,那就从一堂课、一个直播开始,焦虑感就在慢慢减少。
其次,及时学习并有笔记,做过简单的输出,对所学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
按照我个人的学习固定模式——通篇学习完成之后,在回顾的时候再做学习笔记。这样的方式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在认知上有追求数量甚于质量的误区。认为自己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想要看第二遍的时候,留意到案头堆积的其他没有开封的“好书”,心中顿时有小纠结,就会给自己心理暗示——等把其他的书看完了,再看第二遍吧。所以开启第二遍就非常困难。好书值得不止一遍地看是非常有道理得。第二、在行动上有追求广度甚于深度的误区。在阅读、学习的时候,有不解之处,马上寻找、求解、度娘的时候,就可以当下解读、豁朗;刻意跳过、省略的时候,就存在侥幸心理,后续就不愿意再费时记录。要知道,仅仅看完一本书,听完一场直播是非常简捷的。正如我付费了那么多,为什么感觉收获并不大呢?那就是输出的东西太少了。学习,如果仅仅是阅过、看过、读过、听过,缺乏输出甚至是有质量的输出,且缺乏自身的自律精神,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的路人甲而已。所以,对于我个人而言,学习的方式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今天学习了书剑飘零的直播并做了简单的记录的时候,突然发觉有人将这种学习方式运用的如火纯青,并有了经济收入,顿时有了与分享者小小的共鸣。
从去年开始用简书写作,在完成2016年12月的一个月的挑战赛之后,我坚持的并不多。今年在听付费的直播课时,我认为自己已经听懂了每个字、每句话,可待到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却只记得清晰的题目和非常模糊的内容。有时候,在办公室里听,中途会有被其他事情打扰到。学习的专注度就有影响。4月的某天,我突发奇想:我是否可以用简书做学习的同步记录、图片在WORD里完成编辑呢?我就尝试着将SUSAN的课程简单的做笔记。虽然不是思维导图,也不是视觉画,其实就是我对课程的简单梳理。那我在听音频的同时做记录——课程的图片、学习内容的再整理、图片排列,这样哪怕是的碎片化的学习,回顾起来也不会断档。这样做完,我对课程就有了初步的整体感,学到的知识点也多于平常。这种学习效果远远大于纯粹地听音频。后来,我把文集按专栏进行分类做笔记。每有完成同步笔记,内心就有小愉悦。(因为前期囤积的课程太多,目前正在慢慢赶。(*.*))
时至今日,我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李笑来老师所说的“学习不是苦哈哈的坚持,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状态”。以前,我会很羡慕这种状态。(这是变相的抱怨方式)因为没有体会到,所以不得而知。其实,并不是不够专注,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于听直播,我有个自认的小窍门。因为当日的直播人数众多,往往会有些卡,等待直播的完成的时间似乎特别长,当然也因自己家的手提、台式电脑已坏,以及孩子睡前陪伴时间与直播存在时间的冲突的原因,我会选择隔日或某个恰当的时机再听学习。在办公室里完成同步学习是目前个人比较合意的方式。(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不打扰其他同事的前提下!不让他人以为你在不务正业的前提下!)
对于学习,对于同步笔记,我仍然需要快乐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