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浮世绘——浅谈《人有两次死亡》中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有两次死亡》中,金牙太太为我们精心绘制了一幅太太浮世绘。

“能活成精致的主妇,那可是一个女人最大的福报。”刘太太一句话揭示了太太圈的默认法则。

在这个圈子里,女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姓名,只是“某太太”。

她们关注的话题永远围绕着“丈夫的财富、子女的教育、自己的美貌”,但凡脱离这个范畴,就是圈层里的异类,被排挤、被群嘲。

而陈小唯的闯入,就像是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荡起圈圈涟漪。

当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部豆瓣阅读年度小说《人有两次死亡》又将带来怎样的阐释?


1. 被剥夺的身份

故事开始于一场晚宴,觥筹交错的背后,男人们高谈阔论,谈论世界,女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家庭。

在书的前半部,这些衣着华丽、光鲜亮丽的女性们,连自己的姓名都不配拥有,通篇都是刘太太、王太太、欧阳太太……

她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某个家庭的附庸,她们连拥有自己的事业都成为一种原罪。

在这个圈子里,

安太太说:“鞋跟低于八厘米,都会拖累女人的运气。”

刘太太说:“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的女人,是不配在太太圈里活着的。”

刘太太还说:“女人这张脸完全就是一台一辈子都在全速开动的碎钞机。”

美貌和外表才是她们关注的焦点,而能力和事业反倒无人问津。

一个“某太太”的称呼,让她们失去了自我的身份,磨去棱角,成为“某某总”身后的漂亮花瓶。


2.当女性开始思考

出身普通家庭的高知主妇欧阳太太,被婆家看不起,甚至剥夺了她的育儿权。

她只能投身事业,想以此赢得尊重,却被太太圈视为异类,嘲讽其功利心太重。

当她将“把孩子送入名校”当做救命稻草时,却又在入学测试中因身体不适坠马。这让她成为了整个圈子的笑话,多年的压抑,在这一刻彻底将她压垮,然而在她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她的丈夫却完美隐身。

“为什么一定要去赢得她们的认可?离开了这个体系,你当真就没有办法呼吸,没有办法谋生了吗?”陈小唯振聋发聩的质问,将她从泥淖中拉出。

那一刻,欧阳太太死去,但另一个独立的个体——梁薇,迎来了新生。

这个让她不适应、不舒服的太太圈,她有腿,可以选择离开,她可以在她的事业领域活出灿烂的自我!

从此,她不再是“欧阳太太”,她有名有姓,她叫——梁薇。


3.当AI开始思考

AI陈小唯的思考不是开始于发现自己是机器人这个事实的时候。

早在她决定帮助安太太逃离安家时,已出现端倪。

王卓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打造的承载了亡妻所有记忆的机器人,只有一个要求——承担好一个母亲的责任,让女儿在一个双亲健全的正常家庭中长大。

于是,当陈小唯一次次做出与他设定不符的行为时,他总是很困惑。

而这一次次的异常,正是忘记自己机器人身份的陈小唯开始独立思考的表现。

她开始思考、开始反思,她帮助安太太逃离了暴力的家庭;帮助欧阳太太重拾生的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帮助刘太太顺利离婚,重启人生……

然而,当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机器人时,她开始困惑,如果她所有的感受都只是设定程序的反馈,那么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她对女儿的爱护、对丈夫的依恋、对正义的追求,还有意义吗?

当她在最后为了正义选择牺牲自己时,她不再只是一个机器人,而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自主个体。


金牙太太的故事主线是一个悬疑故事的拆解,但故事中这几个女性角色却更让我震撼和喜欢。

这里,既有梁薇和陈小唯的觉醒,也有刘太太的迷茫失落。

人生的样子本就没有定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女性可以做事业上的女强人,也同样可以做为家庭付出的全职太太,一切都没有定论,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AI也可以不仅仅是一串代码,而是有情有义的独立个体。


人生有太多的可能,让我们把对生命的尝试放在死亡的前面,尽情去体验、去尝试,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别人的谁。

故事的结尾,曾经将AI陈小唯视作情感安抚玩具的王卓,终于说出:“我们也会爱上AI机器人。”

AI陈小唯已经消散,但在丈夫、女儿和朋友的心中,她永远都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