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进行家庭会议,过程中就像夹生的饭一样,简直进退两难。
家里初一的姐姐不止一次的提过想要一个手机,每次都是在我们不妥协的情况下不了了之。我们也考虑到教育宜疏不宜堵,同时也担心她无法自控,之前有出现过偷偷拿我们手机躲被窝里看网络小说的事情。所以提出折中的办法,周末可以借家长的手机玩一会儿,每次半小时,一周合计不超过1小时。虽然她妥协了并且也常按我们规定来,但事实是我们明白,她想要一个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不是借的。提的多了,其实我也有犹豫,完全杜绝似乎不太人性化。所以我们夫妻共同商讨后的底线是:可以给她一个我们用剩的手机,她可以设置密码,使用权完全给她,但是管理权还是在我们。可以允许她周六周日写完作业后玩半个小时,假期里每天完成作业后玩半个小时。
这样的条件似乎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的最大放权,毕竟学校老师曾经忠告父母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副作用非常大。
新学期开始,孩子的学习不是特别在状态,成绩有点下滑,前几天和孩子还闹了一次挺大的矛盾,爸爸还在情绪中。闹完情绪后孩子又提手机的事情,并且评价她老爸迂腐。爸爸甚至一度不太愿意跟她沟通。我不想家里气氛过于紧张,便在前几天的一个晚上临睡前告诉了孩子我们的想法,让她考虑一下。
但显然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不是特别满意,昨天又说起手机的事情,但她提的要求是周末完成作业后手机要完全归她所有,周日晚上再上交给我们。
当时的想法是,爸爸还在情绪中,可孩子似乎就这个问题不依不饶,我自己内心其实比较矛盾,有点左右摇摆,所以建议开个家庭会议。
事后反思:
开家庭会议的前提是不是一定要在参会的所有家庭成员都不带任何情绪和偏见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一旦有其中一个表现出参与热情不高时,是否都不应该开始这个会议?就算开始了,也会问题重重?
会议参加人员:盈盈(姐姐),苗苗(妹妹),爸爸,妈妈(记录并主持)
会议准备:纸、笔、本子、手机录音功能
会议主题:关于姐姐是否配备手机以及如何使用问题的讨论
会前插曲:姐姐给每一位都倒了一杯水
重要开场语:
1、我们是在公平公正尊重的基础上开此会议。
2、一点小建议,在会议期间,参会人员不得接听电话、不得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会议时间半小时,如果时间到了,讨论还没有结果,那么问题就留到下次,至少一周后再次讨论。
妈妈反思:这些开场语本身是否体现了公平和尊重?语句是否恰当?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是否还有要点遗漏?
会议第一步:感谢环节
妈妈的感谢:谢谢爸爸给妈妈那么多钱去看牙齿,感谢他让妈妈的牙齿重新获得了健康。谢谢苗苗陪妈妈去看牙齿,在那么无聊的地方。谢谢姐姐一个人在家里独自认真完成作业。
姐姐的感谢:首先感谢苗苗刚才陪我一起玩。其次要感谢妈妈刚才给我看了那么久的电视。最后感谢爸爸中午带我们出去吃饭。
妹妹的感谢:谢谢姐姐在我不会做头绳(其实是发饰DIY)的时候她帮我做。谢谢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谢谢爸爸每个星期三晚上带我去画画。
妈妈的反思:妹妹在谢谢爸爸的时候,爸爸本来歪着的人,慢慢就坐正了。可是我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居然忘记让爸爸谢谢大家了。后来一直回忆爸爸到底谢了什么?结果听录音才发现,居然因为听到苗苗感谢的话后太过感动,把重要的事情直接忽略了。下次会议时,感谢这一步至少要记一下已经有哪几个人发过言了,以便最后统计是否有遗漏。会不会是因为把重要的爸爸感谢的环节给漏了,所以后来爸爸的参与度才一直不高?毕竟他有把身子坐正过。爸爸当时心里一定很不舒服吧?如果是我,我一定不舒服,虽然他没说。
个人诉求:先让盈盈谈了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以下是记录,第二条的误划了,字迹潦草了一些,因为是要放到网络上的,所以后来把记录时写的真名隐去了,希望理解)
所有这些都是她自己提出的想法,我们没有引导,但是中途我有好奇打断。比如:当她说第四条,实际是第三条的时候,我问了她:如果作业拖到周六才完成,那么手机也是完成后才给?她说是的。当她说完第五点,实际是第四点的时候,我问她,如果周五作业未完成,但是周六培训班作业完成了,是不是同样视为未完成?她说,是的。我又问,这些完成的作业中包括所有口头背诵过关、默写听写?她说,是的。
妈妈的反思:其实到这一步的时候,我内心已经动摇了,要不要直接同意呢?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呀。万一真做到了呢?可是一看爸爸还是一副事不太关自己的样子,我就又开始搜肠刮肚,下一步该如何进行?重点是在这个时候,爸爸淡淡的来了一句:你们两个讨论决定好了。明显感觉到爸爸有情绪,可是接下去我要怎么做?
头脑风暴:
爸爸的情绪需要照顾,但是会议也要继续,在这种两难的状态下,首先想到的是头脑风暴。
我提议我们每个人分一张纸,把使用手机的优缺点都列一列,然后再讨论。两个孩子很兴奋,爸爸还是淡淡的。我跟妹妹说,你不会写字可以画出来。然后娘仨开始动笔,爸爸闭目养神。
对妹妹的画作下解析。原话是:好的地方,她在画画没有拿手机,她睡觉的时候没有拿手机;不好的地方,妈妈在叠衣服的时候,她偷偷拿妈妈口袋里的手机,她睡觉的时候偷偷在被子里玩手机。
当我们三个都写完以后,爸爸还是没有动笔,我问爸爸怎么想的?爸爸说,你怎么写的?我说,你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要受我写的影响。为了最终能顺利进行,我提议爸爸来说,我来记。爸爸说想不到有哪些好处。
妈妈的反思:如果让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加入家庭会议,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虽然表达的稍稍偏离,但是还算是非分明。
爸爸始终参与度不高。我内心猜测他觉得这个会议毫无意义,根本谈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他内心应该始终不接受孩子能说到做到。但是在当下的情况下就这些问题他应该会拒绝沟通,甚至事后他都不一定能接受沟通。
无法继续
因为爸爸始终表现出不配合,虽然头脑风暴了一圈,但我发现无论怎么谈,怎么聊,好像都切合不了主题。被困住了。
心里担忧的是孩子真能做到吗?万一做不到了怎么办?下一步要如何进行?
这时候,爸爸淡淡的说了句,时间到了。我居然有种终于可以暂时解脱的畅快。于是我说,按照事先规定,时间到了问题没有解决,我们留到下次会议继续讨论,大家都各自想想,有没有使大家都舒服而且都乐于接受的解决办法。
妈妈的反思:
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居然完全没有说出自己的建议,比如之前和爸爸私下讨论后的底线,如果再跟她强调一遍,会不会更有利于会议的进行?可是直觉她应该不会接受,所以提都没提。再者,庆幸自己一开始就做了会议时间的约定,好像有先见之明。
后续:
孩子一直嚷嚷,不行要加时,不能留到下次再谈。我没有答应,只说我们事先约定好了的,大家都再想想。
孩子扭了一会儿突然说,妈妈,我们两个单独谈谈吧,我们谈好了再跟爸爸谈。刚开始我没同意,我觉得既然是家庭会议上的问题,就要全家人一起参与解决。孩子磨了一会儿去洗澡。这期间我在权衡要不要和孩子单独谈?私下问爸爸,爸爸建议谈,并建议我再亮一次我们的底线。
替孩子吹头发的时候,问孩子要和我谈什么,她说就是手机的事。后来突然画风一转问我的手机多少钱,外公的手机多少钱。我一一作答。后来她自个儿拿台历算来算去。我问她还要谈吗?她说要谈,然后我们就到了她的房间。我问她想要说什么?她说她要个新手机,不要我们用下的。我说新手机我真的无能为力了。她说,如果把每个星期的零花钱都攒下来,到年底大概有一千左右,要到明年可以买。我说,这样也挺好的,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实现它。妈妈相信,如果你能把零花钱攒到可以买个两千左右的新手机,你对手机使用上的自制力一定也不成问题了。我相信你,加油。她又说,等我到了生日,要不你也不要准备礼物了,实际点,赞助一些呗?我说,好像没有人生日送人家现金的吧?这个有点难,你自己加油哦!
妈妈的反思:
所谓冷静期,是不是就是孩子洗澡那一段时间,她在考虑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自己完完全全可以掌控的手机,而我在考虑要不要跟她单独谈?怎么谈?谈什么?
虽然结果并没有朝我期望的方向发展,也不知道她的想法是不是明天又会变了,对当下来说,至少事情没有变的更糟,大家都心平气和,问题也算告一段落了。重点是,当爸爸听到我和孩子最终谈后的结果时,居然笑了,发自内心的。
好想为自己鼓掌,虽然只成功了一半。
但是我高兴的是什么呢?是终于不用缠着我们要手机了?是她应该攒不到那么多钱?是即使攒到也是明后年的事情了?所以断然拒绝生日礼物变现金?甚至警告爸爸平时不要乱给钱。这些想法对吗?合理吗?真的有一半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