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相信数据,所以人们对专家的话深信不疑,对宗教总是保持怀疑。佛经总是强调因果真实不虚,但经典却很难被平民所理解,因此,中国的宗教五花八门,信奉者多半是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却很少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诉求。
一直以来,除了无私奉献的伟人,我们大多数人工作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赚钱,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人各有命,每个人的生活或苦或甜,结局总不一样,我们喜欢用有福或命苦来形容一个人的一生。
有些人天生财运好,为了钱拼命工作,一生积累无尽财富,可惜最后失去了健康;有的人天生命好,不用工作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享尽人间富贵;有的人为了钱努力工作,最终有的熬到了退休,晚年生活安逸;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没有攒下钱也没有退休金。
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是什么?这结局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操控着?专家总是用数据去推论金钱,可是从不去用推论人间结局。
佛家的伟大之处是用一个人的一生去求证因果,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花一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大部分人穷尽一生去赚钱,最后活的不明白,死的很糊涂。
曾老就是少数论证因果的人之一,他心系大众,参悟了很多天机,也说了很多平日里我们得不到的话,他说,你的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你的将来积累福德,让你安然过上退休生活。他说,天道无情,却总是怜悯善良的人。
这些话给那些天天抱怨工作痛苦的人带来了希望,在这个物欲爆棚的世界,每个人都为填补世界的空虚,付出了超负荷的劳动,很多人活得身心疲惫,硬撑着将要崩塌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有些人活得这么苦,包括我自己?我觉得很大原因,是我用劳动所填补的世界物质空虚所带来的成果,永远填补不了我内在欲望引起的精神空虚。说直白一点,我虽然工作着,但是我并没有真诚去付出,只是为了赚钱而去付出,并且用钱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物质欲望。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介质是物质,却缺少了一点精气神。
比如很多农民付出了很多劳动,一辈子在种地赚钱,但是如果他卖出去的农产品全部含有毒素,那会不会积累不了福德;如果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只是为了混个退休金,中间的过程是否有点太难熬;如果一个售货员把一个没用的商品推销出去,虽然赚到了钱,但这个过程似乎毫无意义。
因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论证它,就像论证亲情。现在很多人生孩子目的是为了养老,养娃过程中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世界,拼命去赚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孩子最终不仅不给父母养老,而且还一味向父母索取。而父母用亲情和陪伴灌溉起来的孩子,孝道相对要高很多。
如果有爱情,就会有因果。很多人在婚姻中,把物质看的太重,虚情假意逢场作戏也成了夫妻关系的常态,虽然共同抚育了子女,但是物质引起的矛盾却让家庭内部布满裂痕,最终家庭的大树倒塌,使夫妻无法相互依存,最终不欢而散。相比之下,如果抛弃物质的枷锁,两个人在精神上情投意合,生活中相濡以沫,困难中相互扶持,不去计较谁多谁少,这样的感情结局会好很多。
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东西,任何人都想得到,这一点没有人会去否认。我们都想活得更好,所以拼命赚钱,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够赚多大的钱,就得到多少钱的福报,因此,我感觉论证福报,是一件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应该让自己活得明白,让自己不白忙一世。
许多人觉得现世的享乐非常重要,不相信轮回,一边抱怨着命运的不公,一边花着明天的钱;许多人觉得投胎很重要,羡慕嫉妒那些有钱人的后代,却从不相信死后会有天堂和地狱;也有很多人,小心翼翼过自己的人生,生怕走错半步路,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了很多阴德。
出于生活所迫,人们或干着有良心的工作,或不得出卖自己的良心,他们或有福或没福,其中的因果很少有人去论证,有的人很成功,他们死后是否依旧成功,有的人沉默了一辈子,是否摆脱轮回之苦,没有人活着知道。
少数人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运作,他们是否也胜任这个世界大多数的因果。当娃哈哈集团的老总仙逝的时候,人们都会记得他的好,他是否成为神一样的存在。现在大部分富人被世人谈起,只会谈论他多么有钱,创造了多少财富,他们对世界带来的功绩,要看时间的证明。
作为普通人,无法像很多道家佛家那样顿悟。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随着这个社会设计的道路去走,平凡人的结局大多是一个黄土包,除了亲人的思念,他的人生对错没有人去计较。
南怀瑾大师在年迈之时,念念不忘中国传统命理学,感叹没有一个人可以去传承。如果我们有机会,何不论证因果,活着顺便完成一个伟大的使命,也不算白活一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