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传统观念的束缚,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画画?开书店?写书?理发师?美食家?在我看来,社会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大家忙着生存,整天逆流而上,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世俗的傲慢与偏见冲入社会这个大江湖中迷失自己。
君不见,多少人在命运的束缚下竭尽全力地挣脱枷锁,在风雨中拥抱自由。
有人说,幸福可以不排名次,但是成功必须排名次。是因为幸福的名次无法排出来还是金钱更容易拿来比较?
大家都在忙着生活,历史在忙着轮回,时代忙着更迭,这是一种可笑的重复还是不断蜕变的过程?
在计划生育N年后的今天,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统计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万,有些学校里的男女比例达到了7:1,因而衍生出来了一种新型生活方式,人们都在攒钱,攒钱为儿子娶媳妇,娶完媳妇生孩子,生完孩子养孩子,孩子养大了继续为孩子娶媳妇。你是不是有点恐慌了?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放牛娃的时代。
我们读幼儿园,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目的就是为了读大学,老师们教幼儿园,教小学,教初中,教高中,教大学,从管理学的意义上说,这是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家长们找关系,找学校,找学区房,连找对象都把学历看作一种标准。我们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可是好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往往不仅仅是学历啊。
也有人说,你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你还能做什么?可是鱼儿生来就是漫游戏水,鸟儿生来就是傲游天际,那么,你读大学,是为了掩饰自己没有认知还是为了寻求可怜的成绩带来的安慰?
你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吗?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修道院做了八年的杂交实验才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奠定了自己在遗传学上的地位,那么他会中文吗?会日文吗?为什么一个英语考试就阻断了那么多人的路?那些过四六级专四专八的孩子们有哪些人的思维能力超越了所谓的偏科生?多少人因为大学选错了专业迷茫四年?多少人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连一个导师都需要做很多额外的不相关的工作才可以有资格争取,当然我不是说不想跟老师一起工作,而是这种竞争有何意义?设计专业的没有机会出去写生,激发灵感,整天看着课本画一些一模一样毫无新意看似高大上却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有必要整天去帮老师搬砖吗?如果你想学理发,整天让你当洗头小妹,你会愿意吗?
或许有人说,我太过于急功近利,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很正常,那么,我也想说,激情是会被耗尽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老师也是引路人。达芬奇整天画鸡蛋也是为了锻炼他的观察能力啊。
很多时候,大学的生活确实很安逸,很平淡,激发不出大多数人的潜能,把一群愤世嫉俗的骚年打磨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做不到感同身受,比如痛彻心扉,比如众叛亲离,比如感激涕零,比如为了梦想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