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娃娃绘本馆的神桐妈妈,今天要为大家推荐一本可以变魔术的绘本《走开,绿色大怪物》。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奇妙的构思:每打开一页,都会看到一个与形状和色彩有关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一个巨大的绿色怪就被拼凑了出来,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慢慢的,你还可以把怪物赶走。这也是一部能够引导宝宝情绪管理的绘本。我们可以把绿色的大怪物比喻成是孩子们心里的怒气或恐惧等负面情绪。家长朋友们可以借用这本书,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当情绪到来时,就如同我们看到了这只怪物,想要赶走它,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本书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亲子共读。
怪物,儿童文学中比较另类的题材,大人常常怕吓着孩子不愿提及。可是,大人却不知,孩子可是最喜欢一边害怕一边冒险的。一方面,怪物因为形体特征的怪异而引起孩子的恐惧;另一方面,怪物又因为是新奇有趣的事物而让孩子产生想了解的冲动,还有大一些的小朋友更愿意去挑战那些妖魔鬼怪,去体会那种心惊胆战的感受。这很像我们听鬼故事的心理,总想尝试着用勇气战胜恐惧。
本书的作者爱德华.恩贝尔利将这本绘本设计成镂空的手法,带来了设计上的新鲜感,还把怪物的身体分解开,在书页的翻动中,怪物灰飞烟灭,会让孩子产生是“我”驱逐走了怪物的胜利喜悦,还能够产生完全可以操控怪物的安全感。
【绘本封面】:
绘本的封面由黑色为背景,使用了特殊的镭射工艺的制作,使封面看上去闪闪发光。小读者在翻书时,便能看到色彩变换的效果。封面上掏了两个洞,露出了怪物圆圆的眼睛,无论小读者在哪个角度,似乎都能看到这双眼睛在看向他。大怪物在封面上只露出了一点点,还有大部分都被故事的名字牌遮挡住了。
要想知道这绿色的大怪物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还得翻开绘本一探究竟。
一页页翻过去,就像变魔术一样,神秘感一点一点膨胀起来。两只大大黄眼睛,蓝绿色的大鼻子,长着尖牙的大嘴巴……渐渐地,我们看见了怪兽的全貌。巨大的绿色怪物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出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越来越紧张。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整本书前半部分全是采用黑纸、白字加镂空的设计,而后半部分,将变化成整块的鲜艳彩色纸,白字加镂空。
“但是——你吓不倒我的!走开,乱蓬蓬的紫色头发!走开,两只扭曲的小耳朵!”随着一页页往后翻,怪物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孩子内心紧绷的弦又开始慢慢松开,内心的恐惧感也随之慢慢释放。最后一页,一片黑暗,只有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声音说“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说可以。”
一次怪物探险结束了,合上书,小读者们会长舒一口气,这才算彻底放松。紧接着,我们还可以从后往前翻看一遍,这时大怪物又随着镂空部分的减少只剩下两只眼睛了!无论我们怎么翻,大怪物都会在孩子们翻来翻去中变得可爱起来。
作者用黑色营造出的神秘恐怖气氛,就像孩子们心里的害怕和恐惧感,只有在黑色的衬托下,那怪物的黄眼睛才恐怖而且神秘,后面出现的蓝鼻子、红嘴白尖牙和大绿脸才会如此鲜明而富有个性,就像从黑夜里向我们越走越近的一个恶梦。
但是,随着黑夜的结束、太阳的升起,光明给了万物色彩,色彩给了我们快乐和勇气,整页整页单纯而鲜明的彩色使大怪物的表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虽然形状没变,但嘴巴向下撇着的样子似乎变成了害怕的样子,随着镂空的递减和文字中连续重复的“走开”“走开”语言相配合,那只大怪物最后变成了一片阳光灿烂的黄色,这简直是一个黑夜和白天延续的故事,也让孩子们在翻页时感受到了心理变化的起起落落。
1-2岁的低幼宝宝是最适合读洞洞书和翻翻书的,他们很可能会为书中每一页的镂空设计而着迷。我记得在给小神桐讲这本绘本时,他还饶有兴致地把每一页都挡在脸上,当成面具说自己就是这只大怪物。小朋友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哦!
家长们在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时,要让孩子对怪物的印象深刻,并有创作怪物形象或假扮怪物的欲望,讲故事的技巧也很重要。在讲述前半段以黑色页为主时,要用语气和翻页手法的配合等营造出神秘感,让孩子对大绿怪物有一种既害怕又特别想看下去的渴望。而后半部分彩色页,语气要轻松愉快,让孩子体会释放紧张情绪的轻松和快乐。
这是一本非常有创意的玩具书,也是艺术活动的引导者,更是提供给家长亲子陪伴的好素材。所以,可以借用这本书去引导孩子们创作自己心中的怪物形象。家长朋友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共同合作,你画眼睛,孩子画嘴巴,合作完成一幅怪物的图画,再把另外一张纸撕出洞洞,遮挡在怪物身上,这样你们也能制作出一个像《走开,绿色的大怪物》这样的书页来的。在画画和手工制作的同时,相信孩子们也不会再害怕怪物了,恐惧感也会在我们的行动中消失不见!
好啦,我是娃娃绘本馆的神桐妈妈,快和孩子一起动起手来,制作一个自己心中的怪物形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