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打开自己的简书,突然发现除了寥寥几篇文章,没有别的让我深刻的事情了。
而且在外人看来大多无病呻吟的东西,可能也成为了人之常情。
还记得2018年开始,我为自己许下了特别的多的目标。
考证/英语/看书/减肥/成为一个积极向上 不断前进的人
我把任何积极努力的标签毒都打在了我自己的身上。
而我也一直相信,我会朝着更好的自己努力,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啊。
然而,一年了。
虽然觉得恍若隔世,但是不得不承认2019年已经过了三个月,那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话似乎不适合我,更不符合我的追求。
或许我的性格注定我的生命在于折腾。
我总是开导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经历,尤其是在现在的年纪,不断经历才能去看见更好的风景。
这也是我不想坐以待毙的原因。
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我觉得每个人身上以及未来都拥有无限可能。
或许,我们纠结于当下安逸的生活,沉浸在自己很厉害的怪圈中,
但这都不妨碍我们继续追求梦想。
看《他们很幸福》这本书中,大冰说虽然每个人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n中标签,但我觉得标签只是认识人的一种方式。
曾经,我也想过做个流浪人,去看遍人世间的美景/美人/风俗,那将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等我真正踏入社会,我才懂得,原来能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在这有无限可能的世界已经是一件值得幸运的事情。
人们总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25岁,婚姻是一场骗局的插画传遍了朋友圈。
我们生来似乎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我们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太多的角色等着我们去扮演,
太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实现。
吾日三省吾身,在还没踏入另一个人生阶段的我们,是不是还是有很多选择?
当然,父母的期望和亲人的教诲是此生最不能忘怀的。
但是,我们一面在感叹时间都去哪的时候,可曾真正注意我们的父母亲人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格子测试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那仅剩的陪伴父母的时间一方面在督促我们努力前进,一面又在提醒我们很多事情时间确实不等人。
再说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工作——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呢。
对我自己来说,我是个完美的处女座,
可能听起来这星座,大家就知道我是什么性格了。
确实,工作中我确实不苟言笑,和真实的我完全是两个人,不知道是环境改变了我还是工作锻造了我。
总之,工作我觉得是我的A面,生活是我的B面。
之前领英做过一个数据统计,说90后平均的工作时间在19个月左右,而95后的工作时间在7个月。
岁月变化,在00后已经前赴后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90后还将独领风骚一段时间,只不过这需要我们90后充分发挥实力和能力,坚决不坐以待毙。
工作中的事情要说的太多了,从前我只喜欢风花雪月,可是工作之后,更多的是柴米油盐。
或许,我们只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你怎么了?
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
文/李超越
以前是学霸,梦想风花雪月。现在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牛逼闪闪的职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