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LES小说 家属院的女人<四>

“如果就这样分离,真希望当年没遇见过你”。多年以后,陈秋月在胡梦转身离开的时候喃喃自语。

1980年暮春,南方已莺飞草长,北方还有未融的残冰,那时候陈秋月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

杨子庄有元宵节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跟全国大多数地方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不一样,但杨子庄人还是恪守着祖辈的传统,一直到现在都是正月十五才送灶王爷上天。

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包白糖或者红糖陷的饺子。中午早早吃完饭,收拾好,就等着下午三四点钟开始放鞭炮,煮饺子,煮好的饺子第一碗敬灶王爷。

家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把饺子端到灶前,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大年三十那天帖在墙上的灶王爷画像撕下来,跟纸钱一起在灶前烧了。虔诚的祈求灶王爷吃了糖饺子,回天庭后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

那年也是正月十五,村里有一户人家送灶王爷上天,烧纸钱的时候,不小心把灶前的柴火引着,把整个灶房都烧了。火一烧起来把邻居家的灶房也引燃了。但这家人执意不给邻家修缮,两家为此闹了起来。

杨怀民解决不了,就把这事上报给了公社。公社里分管治安的马志高主任亲自来到杨子庄调解。

说来也巧马主任一来,不仅三言两语调解好了两家的争端,还促成了一桩婚事。

原来那天办完事后,杨怀民执意要留马主任在他家吃饭。还特意找了会计杨万亮作陪,几个人吃饭喝酒间聊着闲话。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前两年招民办教师的事。马主任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杨怀民“当时参加考试的,有个叫陈秋月的女学生是你们村的吧”?

杨怀民吃了一惊,不知道那么多考生马主任怎么还记得陈秋月。就说“是呢,那孩子最开始考上了,后抓阄没抓中”。

马主任冷笑一声“那阄就有问题,当然抓不中”。杨怀民想问问马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还没等他开口。马主任又说“罢了罢了,事都过去那么久了,就别再提了,有些事我也不好说”。

杨怀民不好再问,举起酒杯敬了马主任一杯。敷衍道“那么多考生,你怎么还记得她”。

马主任眼睛一亮“那时候我监考啊,当时对这个女学生印象就特别好,不是因为她考的好,是因为她的字写的好”。

马主任说完干了杯里的酒,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老杨,劳烦你跑一趟,把陈秋月她爸找来吧”。

杨怀民问“找他啥事啊”?

“你别问,叫来再说”。

会计杨万亮一听马主任要找陈秋月他爸,赶紧起身往陈秋月家跑去。

马主任主考的时候见过陈秋月,陈秋月文文静静,脸盘长得也不错,加上写的一手好字,当时就给他留下不错的印象。刚才喝酒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他小姨托他给二表弟安天明说亲的事。

她小姨家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他二表弟小学都没毕业,就早早退学在家帮家里干活了。

他小姨眼看着三个儿子,一个个在农村待着,家里又穷将来也没什么出路。就托马志高找关系让他三个表弟都去参军,但老大跟老三都怕吃苦不愿意去,就老二傻乎乎的去了,当了几年兵留在了部队,他小姨又让他帮忙给找个媳妇。他刚才一下想到他表弟跟陈秋月还挺配的,所以想让陈秋月他爸来,问问情况。

陈秋月她爸陈有福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都不爱说话,见了公社来的主任更是紧张。马主任站起来招呼他“老哥,来坐着一块喝一杯”。

杨会计一听赶紧把自己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用自己的杯子给陈有福倒了满满一杯。陈有福还是有点拘谨。

马书记端起酒杯“来,老哥,我先敬你一杯”。

陈有福不会说客套话,一口把酒干了。

马书记看陈有福喝了酒,就开始说正事“老哥,今天叫你来,是有个事想跟你说”。

陈有福结结巴巴的说“干部,啥,啥事”。

“你家闺女陈秋月说好婆家没”?

“没有”。

“那正好,现在倒有一门相当的亲事。我自家表弟,跟你家闺女年龄不差上下,现在在内蒙当兵的。你回家问问嫂子啥意见,要感觉差不多的话,给我带个话,我让他请假回来,两个人见一面”。

陈有福在杨子庄一直被人看不起,说话都没底气。这次公社领导亲自给自己女儿说媒,让他觉得腰杆一硬,一口应承下来“不用问了,这事我能做主,你让他回来吧吧。

陈有福回家把这事说给陈秋月她妈,不想陈秋月她娘叹了口气“人家是干部,说的又是个当兵的,这将来要不成,怕惹麻烦啊”。

陈有福在家说话到硬气“有啥麻烦的,成就成,不成就算,干部、当兵的又咋了,这又不是旧社会了”。

陈秋月听了她爸妈的对话脸羞的通红,二十来岁的姑娘听到相亲这种事,确实有点不好意思。

半个月后,马主任就带着他表弟安天明来到了杨子庄,见面就安排在杨怀民家。

陈秋月一见安天明顿时失望了,眼前这个男人略矮、微胖,虽然看着忠厚老实,但眼神总有点飘忽不定。跟她想象中的军人形象相差甚远。

陈秋月起先有点犹豫,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她妈。没想到她妈却说“男人的长相不重要,只要有本事就行,再说你要不同意,咱们怎么跟马主任说啊”。陈秋月一向听她妈的话,这次也没再说什么,就算默认了。

1980年夏天,是胡梦她们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放假前杨云又磨蹭着不愿意回家。

胡梦突发奇想“不如我跟你一起回去吧”?

杨云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但转念一想自己家在农村,而胡梦是在城市长大,怕她过不惯农村的生活。

杨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胡梦爽朗一笑“别忘了我插队的时候在农村住过好几年呢。再说,咱俩认识那么久了,你觉得我有那么娇气吗”?

杨云听胡梦这么说就放心了,两人说走就走,当晚就开始打包行李,第二天一早出发。

从清河城到杨子庄五百多公里,中间要在凉州县城和立德转两次车。

胡梦和杨云到凉州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两个人只好在凉州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才坐上回立德的车,从立德下车后,杨云又去找了一辆牛车送她们回杨子庄。

回到杨子庄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两个人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但在杨子庄午饭一般都是下午两点左右才吃,所以这个点村里的人都还在地里干农活呢。

杨云跑到厨房翻了个遍也没什么吃的,只有堂屋横梁上挂的吊篮里还有几个馒头,她拿下来蒸了,跟胡梦两个人随便对付一下。

吃饱了之后,胡梦才开始打量眼前的环境,回想这一路的艰辛。

胡梦早听说凉州这一代比较贫穷,但脑袋里一直没有这个概念,这次身处其中才深有体会。与江南水乡的湿润恰恰相反,这边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从县城到村里这一路,车轮碾过的地方就会腾起一阵尘土。

太阳毒辣辣的,胡梦眼里的世界像蒙上了一层灰,混混沌沌的。感觉自己身上、脸上、和头发上都附着颗粒状的尘土,胡梦有点失望了。

但一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她又释然了。

她提议,不如我们去找陈秋月吧,她不好意思像杨云那样直呼秋月,那样显得太过亲密,所以她叫的时候会加上姓。

杨云已经瘫在堂屋墙侧的竹床上,她又热又累一点都不想动。就敷衍胡梦“这个点秋月肯定在地里干活呢,咱们又不知道他们今天在哪片田,去哪找呢。咱俩先歇会,等傍晚秋月回来咱们去她家找她”。

胡梦说“那好吧,你往里边躺点,我也躺一会”。累乏了的两个人,一躺就睡着了,一觉睡到下午六点多。

六月白昼长,晚上六点多太阳还没落山,晚霞映的半个西天通红一片,东方却已经隐约能看到刚升起的月亮。刚下工的村民结队从地里赶回来,随着人群回来的还有成群的羊。

胡梦和杨云站在村口池塘边的大柳树下,焦急的等待陈秋月。杨云不断的跟路过的村民打着招呼,三伯、四叔叫的亲切。胡梦看到远远的几个年轻的姑娘说笑着往村口走,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挎着筐。

还有一个姑娘牵着一头羊,后面跟着一群羊羔,远远的胡梦看不清楚,但她断定那牵着羊的一定就是陈秋月了。

以后的许多年里,胡梦总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天见到陈秋月的情景。一个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牵着头羊,从夕阳下的羊肠小道上走来,希望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那画面美的像一幅画。

多年后,胡梦的办公室里就挂着根据她记忆里的场景绘就的巨幅油画。每次胡梦盯着那副画看,就会有一种类似乡愁的感情涌上心头。

时光倒回到1980年,她只觉得那一幕是她一辈子最甜蜜的瞬间。

陈秋月和一群姑娘结伴走近了,杨云笑着叫着跑向前去拥抱陈秋月。

胡梦站在原地,看着和杨云抱在一起的陈秋月,只觉得似曾相识,一种异样的幸福涌上心头。

陈秋月也看到了站在树下的陌生姑娘,猜想那一定就是和自己通了两年多信的胡梦了。她微笑的走近,胡梦身体没动目光却迎了上去,仔仔细细的把陈秋月看了个遍。

陈秋月被胡梦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撩了撩头发,只说一句“你来啦”,就紧张的说不出话了。

胡梦却脱口而出“你真美”。

陈秋月长得并非那种让人惊艳的美,但是她眼神清澈、五官清秀、皮肤白皙,干净清爽,给人一种未沾世俗的感觉。而且陈秋月那稍显土气的衣服,不仅没让她显得寒酸,还给她平添了一种质朴的美。

陈秋月被胡梦看的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胡梦自觉失礼,为了掩饰尴尬,赶紧接过陈秋月手里牵着的羊“这个挺好玩的,我来牵一会”。

杨云看到胡梦看陈秋月时眼里的那种热切,有点不高兴了,但她什么都没说,默默走在前面。

三人一路沉默着把羊送回村里的羊圈,陈秋月说“你们一起去我家吃饭,今晚就在我家睡”。

杨云说“不了,胡梦第一天来,先在我家吃,我奶一会就做好饭了,你也去”。

第二天,杨云早已经把前一天下午吃醋的事忘干净了,一大早起床就要带胡梦去地里找陈秋月。

晨光熹微,草叶上露水还没蒸发干,似有若无的风吹来一丝凉爽。胡梦走在田间小路上,看着农田里劳作的农民,心里感觉到说不出的轻松舒畅。

陈秋月那时候已经在地里干活了,胡梦和杨云就跑过去,跟陈秋月一起干了起来。三个人说说笑笑,陈秋月很快就跟胡梦熟络了起来,说话也不再害羞。

聊着聊着,杨云突然说“秋月,听我奶说镇上的干部给你说了个婆家,你见过面了没?”

陈秋月的脸刷的又红了“见了”。

“怎么样怎么样?”杨云兴奋的打听。

“不是我喜欢的那样”。

“不喜欢就不同意呗”胡梦突然面无表情的说。

“我娘说,男的长相不重要,嫁给谁都是一样,还怕不同意的话他家找我们家麻烦”。

“这是什么社会了,哪里还有父母包办婚姻的,只要你不同意谁都不能逼你。”胡梦声音不高,但语气不容置疑。杨云和陈秋月都没说话。

陈秋月说:1980年/第一次遇见/无风无雨/岁月静好的模样第四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如果就这样分离,真希望当年没遇见过你”。多年以后,陈秋月在胡梦转身离开的时候喃喃自语。

1980年暮春,南方已莺飞草长,北方还有未融的残冰,那时候,陈秋月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

杨子庄有元宵节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跟全国大多数地方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不一样,但杨子庄人还是恪守着祖辈的传统,一直到现在都是正月十五才送灶王爷上天。

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包白糖或者红糖陷的饺子。中午早早吃完饭,收拾好,就等着下午三四点钟开始放鞭炮,煮饺子,煮好的饺子第一碗敬灶王爷。

家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把饺子端到灶前,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大年三十那天帖在墙上的灶王爷画像撕下来,跟纸钱一起在灶前烧了。虔诚的祈求灶王爷吃了糖饺子,回天庭后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

那年也是正月十五,村里有一户人家送灶王爷上天,烧纸钱的时候,不小心把灶前的柴火引着,把整个灶房都烧了。火一烧起来把邻居家的灶房也引燃了。但这家人执意不给邻家修缮,两家为此闹了起来。

杨怀民解决不了,就把这事上报给了公社。公社里分管治安的马志高主任亲自来到杨子庄调解。

说来也巧马主任一来,不仅三言两语调解好了两家的争端,还促成了一桩婚事。

原来那天办完事后,杨怀民执意要留马主任在他家吃饭。还特意找了会计杨万亮作陪,几个人吃饭喝酒间聊着闲话。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前两年招民办教师的事。马主任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杨怀民“当时参加考试的,有个叫陈秋月的女学生是你们村的吧”?

杨怀民吃了一惊,不知道那么多考生马主任怎么还记得陈秋月。就说“是呢,那孩子最开始考上了,后抓阄没抓中”。

马主任冷笑一声“那阄就有问题,当然抓不中”。杨怀民想问问马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还没等他开口。马主任又说“罢了罢了,事都过去那么久了,就别再提了,有些事我也不好说”。

杨怀民不好再问,举起酒杯敬了马主任一杯。敷衍道“那么多考生,你怎么还记得她”。

马主任眼睛一亮“那时候我监考啊,当时对这个女学生印象就特别好,不是因为她考的好,是因为她的字写的好”。

马主任说完干了杯里的酒,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老杨,劳烦你跑一趟,把陈秋月她爸找来吧”。

杨怀民问“找他啥事啊”?

“你别问,叫来再说”。

会计杨万亮一听马主任要找陈秋月他爸,赶紧起身往陈秋月家跑去。

马主任主考的时候见过陈秋月,陈秋月文文静静,脸盘长得也不错,加上写的一手好字,当时就给他留下不错的印象。刚才喝酒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他小姨托他给二表弟安天明说亲的事。

她小姨家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他二表弟小学都没毕业,就早早退学在家帮家里干活了。

他小姨眼看着三个儿子,一个个在农村待着,家里又穷将来也没什么出路。就托马志高找关系让他三个表弟都去参军,但老大跟老三都怕吃苦不愿意去,就老二傻乎乎的去了,当了几年兵留在了部队,他小姨又让他帮忙给找个媳妇。他刚才一下想到他表弟跟陈秋月还挺配的,所以想让陈秋月他爸来,问问情况。

陈秋月她爸陈有福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都不爱说话,见了公社来的主任更是紧张。马主任站起来招呼他“老哥,来坐着一块喝一杯”。

杨会计一听赶紧把自己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用自己的杯子给陈有福倒了满满一杯。陈有福还是有点拘谨。

马书记端起酒杯“来,老哥,我先敬你一杯”。

陈有福不会说客套话,一口把酒干了。

马书记看陈有福喝了酒,就开始说正事“老哥,今天叫你来,是有个事想跟你说”。

陈有福结结巴巴的说“干部,啥,啥事”。

“你家闺女陈秋月说好婆家没”?

“没有”。

“那正好,现在倒有一门相当的亲事。我自家表弟,跟你家闺女年龄不差上下,现在在内蒙当兵的。你回家问问嫂子啥意见,要感觉差不多的话,给我带个话,我让他请假回来,两个人见一面”。

陈有福在杨子庄一直被人看不起,说话都没底气。这次公社领导亲自给自己女儿说媒,让他觉得腰杆一硬,一口应承下来“不用问了,这事我能做主,你让他回来吧吧。

陈有福回家把这事说给陈秋月她妈,不想陈秋月她娘叹了口气“人家是干部,说的又是个当兵的,这将来要不成,怕惹麻烦啊”。

陈有福在家说话到硬气“有啥麻烦的,成就成,不成就算,干部、当兵的又咋了,这又不是旧社会了”。

陈秋月听了她爸妈的对话脸羞的通红,二十来岁的姑娘听到相亲这种事,确实有点不好意思。

半个月后,马主任就带着他表弟安天明来到了杨子庄,见面就安排在杨怀民家。

陈秋月一见安天明顿时失望了,眼前这个男人略矮、微胖,虽然看着忠厚老实,但眼神总有点飘忽不定。跟她想象中的军人形象相差甚远。

陈秋月起先有点犹豫,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她妈。没想到她妈却说“男人的长相不重要,只要有本事就行,再说你要不同意,咱们怎么跟马主任说啊”。陈秋月一向听她妈的话,这次也没再说什么,就算默认了。

1980年夏天,是胡梦她们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放假前杨云又磨蹭着不愿意回家。

胡梦突发奇想“不如我跟你一起回去吧”?

杨云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但转念一想自己家在农村,而胡梦是在城市长大,怕她过不惯农村的生活。

杨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胡梦爽朗一笑“别忘了我插队的时候在农村住过好几年呢。再说,咱俩认识那么久了,你觉得我有那么娇气吗”?

杨云听胡梦这么说就放心了,两人说走就走,当晚就开始打包行李,第二天一早出发。

从清河城到杨子庄五百多公里,中间要在凉州县城和立德转两次车。

胡梦和杨云到凉州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两个人只好在凉州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才坐上回立德的车,从立德下车后,杨云又去找了一辆牛车送她们回杨子庄。

回到杨子庄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两个人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但在杨子庄午饭一般都是下午两点左右才吃,所以这个点村里的人都还在地里干农活呢。

杨云跑到厨房翻了个遍也没什么吃的,只有堂屋横梁上挂的吊篮里还有几个馒头,她拿下来蒸了,跟胡梦两个人随便对付一下。

吃饱了之后,胡梦才开始打量眼前的环境,回想这一路的艰辛。

胡梦早听说凉州这一代比较贫穷,但脑袋里一直没有这个概念,这次身处其中才深有体会。与江南水乡的湿润恰恰相反,这边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从县城到村里这一路,车轮碾过的地方就会腾起一阵尘土。

太阳毒辣辣的,胡梦眼里的世界像蒙上了一层灰,混混沌沌的。感觉自己身上、脸上、和头发上都附着颗粒状的尘土,胡梦有点失望了。

但一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她又释然了。

她提议,不如我们去找陈秋月吧,她不好意思像杨云那样直呼秋月,那样显得太过亲密,所以她叫的时候会加上姓。

杨云已经瘫在堂屋墙侧的竹床上,她又热又累一点都不想动。就敷衍胡梦“这个点秋月肯定在地里干活呢,咱们又不知道他们今天在哪片田,去哪找呢。咱俩先歇会,等傍晚秋月回来咱们去她家找她”。

胡梦说“那好吧,你往里边躺点,我也躺一会”。累乏了的两个人,一躺就睡着了,一觉睡到下午六点多。

六月白昼长,晚上六点多太阳还没落山,晚霞映的半个西天通红一片,东方却已经隐约能看到刚升起的月亮。刚下工的村民结队从地里赶回来,随着人群回来的还有成群的羊。

胡梦和杨云站在村口池塘边的大柳树下,焦急的等待陈秋月。杨云不断的跟路过的村民打着招呼,三伯、四叔叫的亲切。胡梦看到远远的几个年轻的姑娘说笑着往村口走,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挎着筐。

还有一个姑娘牵着一头羊,后面跟着一群羊羔,远远的胡梦看不清楚,但她断定那牵着羊的一定就是陈秋月了。

以后的许多年里,胡梦总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天见到陈秋月的情景。一个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牵着头羊,从夕阳下的羊肠小道上走来,希望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那画面美的像一幅画。

多年后,胡梦的办公室里就挂着根据她记忆里的场景绘就的巨幅油画。每次胡梦盯着那副画看,就会有一种类似乡愁的感情涌上心头。

时光倒回到1980年,她只觉得那一幕是她一辈子最甜蜜的瞬间。

陈秋月和一群姑娘结伴走近了,杨云笑着叫着跑向前去拥抱陈秋月。

胡梦站在原地,看着和杨云抱在一起的陈秋月,只觉得似曾相识,一种异样的幸福涌上心头。

陈秋月也看到了站在树下的陌生姑娘,猜想那一定就是和自己通了两年多信的胡梦了。她微笑的走近,胡梦身体没动目光却迎了上去,仔仔细细的把陈秋月看了个遍。

陈秋月被胡梦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撩了撩头发,只说一句“你来啦”,就紧张的说不出话了。

胡梦却脱口而出“你真美”。

陈秋月长得并非那种让人惊艳的美,但是她眼神清澈、五官清秀、皮肤白皙,干净清爽,给人一种未沾世俗的感觉。而且陈秋月那稍显土气的衣服,不仅没让她显得寒酸,还给她平添了一种质朴的美。

陈秋月被胡梦看的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胡梦自觉失礼,为了掩饰尴尬,赶紧接过陈秋月手里牵着的羊“这个挺好玩的,我来牵一会”。

杨云看到胡梦看陈秋月时眼里的那种热切,有点不高兴了,但她什么都没说,默默走在前面。

三人一路沉默着把羊送回村里的羊圈,陈秋月说“你们一起去我家吃饭,今晚就在我家睡”。

杨云说“不了,胡梦第一天来,先在我家吃,我奶一会就做好饭了,你也去”。

第二天,杨云早已经把前一天下午吃醋的事忘干净了,一大早起床就要带胡梦去地里找陈秋月。

晨光熹微,草叶上露水还没蒸发干,似有若无的风吹来一丝凉爽。胡梦走在田间小路上,看着农田里劳作的农民,心里感觉到说不出的轻松舒畅。

陈秋月那时候已经在地里干活了,胡梦和杨云就跑过去,跟陈秋月一起干了起来。三个人说说笑笑,陈秋月很快就跟胡梦熟络了起来,说话也不再害羞。

聊着聊着,杨云突然说“秋月,听我奶说镇上的干部给你说了个婆家,你见过面了没?”

陈秋月的脸刷的又红了“见了”。

“怎么样怎么样?”杨云兴奋的打听。

“不是我喜欢的那样”。

“不喜欢就不同意呗”胡梦突然面无表情的说。

“我娘说,男的长相不重要,嫁给谁都是一样,还怕不同意的话他家找我们家麻烦”。

“这是什么社会了,哪里还有父母包办婚姻的,只要你不同意谁都不能逼你。”胡梦声音不高,但语气不容置疑。杨云和陈秋月都没说话。

陈秋月说:1980年/第一次遇见/无风无雨/岁月静好的模样第四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如果就这样分离,真希望当年没遇见过你”。多年以后,陈秋月在胡梦转身离开的时候喃喃自语。

1980年暮春,南方已莺飞草长,北方还有未融的残冰,那时候,陈秋月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

杨子庄有元宵节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跟全国大多数地方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不一样,但杨子庄人还是恪守着祖辈的传统,一直到现在都是正月十五才送灶王爷上天。

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包白糖或者红糖陷的饺子。中午早早吃完饭,收拾好,就等着下午三四点钟开始放鞭炮,煮饺子,煮好的饺子第一碗敬灶王爷。

家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把饺子端到灶前,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大年三十那天帖在墙上的灶王爷画像撕下来,跟纸钱一起在灶前烧了。虔诚的祈求灶王爷吃了糖饺子,回天庭后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

那年也是正月十五,村里有一户人家送灶王爷上天,烧纸钱的时候,不小心把灶前的柴火引着,把整个灶房都烧了。火一烧起来把邻居家的灶房也引燃了。但这家人执意不给邻家修缮,两家为此闹了起来。

杨怀民解决不了,就把这事上报给了公社。公社里分管治安的马志高主任亲自来到杨子庄调解。

说来也巧马主任一来,不仅三言两语调解好了两家的争端,还促成了一桩婚事。

原来那天办完事后,杨怀民执意要留马主任在他家吃饭。还特意找了会计杨万亮作陪,几个人吃饭喝酒间聊着闲话。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前两年招民办教师的事。马主任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杨怀民“当时参加考试的,有个叫陈秋月的女学生是你们村的吧”?

杨怀民吃了一惊,不知道那么多考生马主任怎么还记得陈秋月。就说“是呢,那孩子最开始考上了,后抓阄没抓中”。

马主任冷笑一声“那阄就有问题,当然抓不中”。杨怀民想问问马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还没等他开口。马主任又说“罢了罢了,事都过去那么久了,就别再提了,有些事我也不好说”。

杨怀民不好再问,举起酒杯敬了马主任一杯。敷衍道“那么多考生,你怎么还记得她”。

马主任眼睛一亮“那时候我监考啊,当时对这个女学生印象就特别好,不是因为她考的好,是因为她的字写的好”。

马主任说完干了杯里的酒,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老杨,劳烦你跑一趟,把陈秋月她爸找来吧”。

杨怀民问“找他啥事啊”?

“你别问,叫来再说”。

会计杨万亮一听马主任要找陈秋月他爸,赶紧起身往陈秋月家跑去。

马主任主考的时候见过陈秋月,陈秋月文文静静,脸盘长得也不错,加上写的一手好字,当时就给他留下不错的印象。刚才喝酒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他小姨托他给二表弟安天明说亲的事。

她小姨家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他二表弟小学都没毕业,就早早退学在家帮家里干活了。

他小姨眼看着三个儿子,一个个在农村待着,家里又穷将来也没什么出路。就托马志高找关系让他三个表弟都去参军,但老大跟老三都怕吃苦不愿意去,就老二傻乎乎的去了,当了几年兵留在了部队,他小姨又让他帮忙给找个媳妇。他刚才一下想到他表弟跟陈秋月还挺配的,所以想让陈秋月他爸来,问问情况。

陈秋月她爸陈有福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都不爱说话,见了公社来的主任更是紧张。马主任站起来招呼他“老哥,来坐着一块喝一杯”。

杨会计一听赶紧把自己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用自己的杯子给陈有福倒了满满一杯。陈有福还是有点拘谨。

马书记端起酒杯“来,老哥,我先敬你一杯”。

陈有福不会说客套话,一口把酒干了。

马书记看陈有福喝了酒,就开始说正事“老哥,今天叫你来,是有个事想跟你说”。

陈有福结结巴巴的说“干部,啥,啥事”。

“你家闺女陈秋月说好婆家没”?

“没有”。

“那正好,现在倒有一门相当的亲事。我自家表弟,跟你家闺女年龄不差上下,现在在内蒙当兵的。你回家问问嫂子啥意见,要感觉差不多的话,给我带个话,我让他请假回来,两个人见一面”。

陈有福在杨子庄一直被人看不起,说话都没底气。这次公社领导亲自给自己女儿说媒,让他觉得腰杆一硬,一口应承下来“不用问了,这事我能做主,你让他回来吧吧。

陈有福回家把这事说给陈秋月她妈,不想陈秋月她娘叹了口气“人家是干部,说的又是个当兵的,这将来要不成,怕惹麻烦啊”。

陈有福在家说话到硬气“有啥麻烦的,成就成,不成就算,干部、当兵的又咋了,这又不是旧社会了”。

陈秋月听了她爸妈的对话脸羞的通红,二十来岁的姑娘听到相亲这种事,确实有点不好意思。

半个月后,马主任就带着他表弟安天明来到了杨子庄,见面就安排在杨怀民家。

陈秋月一见安天明顿时失望了,眼前这个男人略矮、微胖,虽然看着忠厚老实,但眼神总有点飘忽不定。跟她想象中的军人形象相差甚远。

陈秋月起先有点犹豫,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她妈。没想到她妈却说“男人的长相不重要,只要有本事就行,再说你要不同意,咱们怎么跟马主任说啊”。陈秋月一向听她妈的话,这次也没再说什么,就算默认了。

1980年夏天,是胡梦她们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放假前杨云又磨蹭着不愿意回家。

胡梦突发奇想“不如我跟你一起回去吧”?

杨云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但转念一想自己家在农村,而胡梦是在城市长大,怕她过不惯农村的生活。

杨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胡梦爽朗一笑“别忘了我插队的时候在农村住过好几年呢。再说,咱俩认识那么久了,你觉得我有那么娇气吗”?

杨云听胡梦这么说就放心了,两人说走就走,当晚就开始打包行李,第二天一早出发。

从清河城到杨子庄五百多公里,中间要在凉州县城和立德转两次车。

胡梦和杨云到凉州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两个人只好在凉州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才坐上回立德的车,从立德下车后,杨云又去找了一辆牛车送她们回杨子庄。

回到杨子庄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两个人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但在杨子庄午饭一般都是下午两点左右才吃,所以这个点村里的人都还在地里干农活呢。

杨云跑到厨房翻了个遍也没什么吃的,只有堂屋横梁上挂的吊篮里还有几个馒头,她拿下来蒸了,跟胡梦两个人随便对付一下。

吃饱了之后,胡梦才开始打量眼前的环境,回想这一路的艰辛。

胡梦早听说凉州这一代比较贫穷,但脑袋里一直没有这个概念,这次身处其中才深有体会。与江南水乡的湿润恰恰相反,这边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从县城到村里这一路,车轮碾过的地方就会腾起一阵尘土。

太阳毒辣辣的,胡梦眼里的世界像蒙上了一层灰,混混沌沌的。感觉自己身上、脸上、和头发上都附着颗粒状的尘土,胡梦有点失望了。

但一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她又释然了。

她提议,不如我们去找陈秋月吧,她不好意思像杨云那样直呼秋月,那样显得太过亲密,所以她叫的时候会加上姓。

杨云已经瘫在堂屋墙侧的竹床上,她又热又累一点都不想动。就敷衍胡梦“这个点秋月肯定在地里干活呢,咱们又不知道他们今天在哪片田,去哪找呢。咱俩先歇会,等傍晚秋月回来咱们去她家找她”。

胡梦说“那好吧,你往里边躺点,我也躺一会”。累乏了的两个人,一躺就睡着了,一觉睡到下午六点多。

六月白昼长,晚上六点多太阳还没落山,晚霞映的半个西天通红一片,东方却已经隐约能看到刚升起的月亮。刚下工的村民结队从地里赶回来,随着人群回来的还有成群的羊。

胡梦和杨云站在村口池塘边的大柳树下,焦急的等待陈秋月。杨云不断的跟路过的村民打着招呼,三伯、四叔叫的亲切。胡梦看到远远的几个年轻的姑娘说笑着往村口走,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挎着筐。

还有一个姑娘牵着一头羊,后面跟着一群羊羔,远远的胡梦看不清楚,但她断定那牵着羊的一定就是陈秋月了。

以后的许多年里,胡梦总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天见到陈秋月的情景。一个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牵着头羊,从夕阳下的羊肠小道上走来,希望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那画面美的像一幅画。

多年后,胡梦的办公室里就挂着根据她记忆里的场景绘就的巨幅油画。每次胡梦盯着那副画看,就会有一种类似乡愁的感情涌上心头。

时光倒回到1980年,她只觉得那一幕是她一辈子最甜蜜的瞬间。

陈秋月和一群姑娘结伴走近了,杨云笑着叫着跑向前去拥抱陈秋月。

胡梦站在原地,看着和杨云抱在一起的陈秋月,只觉得似曾相识,一种异样的幸福涌上心头。

陈秋月也看到了站在树下的陌生姑娘,猜想那一定就是和自己通了两年多信的胡梦了。她微笑的走近,胡梦身体没动目光却迎了上去,仔仔细细的把陈秋月看了个遍。

陈秋月被胡梦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撩了撩头发,只说一句“你来啦”,就紧张的说不出话了。

胡梦却脱口而出“你真美”。

陈秋月长得并非那种让人惊艳的美,但是她眼神清澈、五官清秀、皮肤白皙,干净清爽,给人一种未沾世俗的感觉。而且陈秋月那稍显土气的衣服,不仅没让她显得寒酸,还给她平添了一种质朴的美。

陈秋月被胡梦看的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胡梦自觉失礼,为了掩饰尴尬,赶紧接过陈秋月手里牵着的羊“这个挺好玩的,我来牵一会”。

杨云看到胡梦看陈秋月时眼里的那种热切,有点不高兴了,但她什么都没说,默默走在前面。

三人一路沉默着把羊送回村里的羊圈,陈秋月说“你们一起去我家吃饭,今晚就在我家睡”。

杨云说“不了,胡梦第一天来,先在我家吃,我奶一会就做好饭了,你也去”。

第二天,杨云早已经把前一天下午吃醋的事忘干净了,一大早起床就要带胡梦去地里找陈秋月。

晨光熹微,草叶上露水还没蒸发干,似有若无的风吹来一丝凉爽。胡梦走在田间小路上,看着农田里劳作的农民,心里感觉到说不出的轻松舒畅。

陈秋月那时候已经在地里干活了,胡梦和杨云就跑过去,跟陈秋月一起干了起来。三个人说说笑笑,陈秋月很快就跟胡梦熟络了起来,说话也不再害羞。

聊着聊着,杨云突然说“秋月,听我奶说镇上的干部给你说了个婆家,你见过面了没?”

陈秋月的脸刷的又红了“见了”。

“怎么样怎么样?”杨云兴奋的打听。

“不是我喜欢的那样”。

“不喜欢就不同意呗”胡梦突然面无表情的说。

“我娘说,男的长相不重要,嫁给谁都是一样,还怕不同意的话他家找我们家麻烦”。

“这是什么社会了,哪里还有父母包办婚姻的,只要你不同意谁都不能逼你。”胡梦声音不高,但语气不容置疑。杨云和陈秋月都没说话。

陈秋月说:1980年/第一次遇见/无风无雨/岁月静好的模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