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实业家稻盛和夫,在年轻的时候想成为一名医生, 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打工。而去到那里才发现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不得已留下了。于是,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在不经意打翻一次“粘合剂”后,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如果稻盛和夫不去主动尝试一次次实验和推演,如果他对实现目标没有行动,没有强烈的渴望,即便打翻许多次“粘合剂”也不会有发明,更不会创造奇迹,把即将倒闭的工厂带入世界500强。后来韬盛和夫又在52岁创办第二电信也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而在他70多岁,患有胃癌,手术切除三分之二的胃部后,仍然带领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做到了三个第一,一个是利润世界第一,一个是准点率世界第一,一个是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是什么能力让稻盛和夫接二连三的成功?如果在一项擅长的工作中一直做下去,只陷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就一定能成功吗?我们有哪些方面可以避免“能力陷阱”,解套自己对自己的限制?
《能力陷阱》一书将为我们解读什么是“能力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在能力陷阱里自我设限,掌握3个动作打破思维的局限。美国作家埃米尼亚·伊贝拉是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哈佛商学院巡视委员会成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职业与领导力发展方面的权威专家,主要研究领导力发展、人才管理以及女性事业发展,在《哈佛商业评论》及各类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
001 你有没有在能力圈里画地为牢?
你一定有擅长的事情,你也一定喜欢它,因为它给你带来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将使得我们一直只会擅长的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它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投入时间的。
久而久之,那些擅长的事务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使我们无暇顾及其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当我们正为我们期望的结果努力时,“能力陷阱”就会出现。我们就这样被自身的优势和最擅长的技能禁锢住了。
曾经报道,唐山市将地方的各个路桥收费站取消了,其中有位工作人员说道: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不能再学习什么东西了。毁掉青春的真的是收费站吗?假如这名工作人员,时刻注意投资自己,多学习不同的技能,来顺应这个变幻多端的时代,还能会这样被轻易的淘汰吗?
002 做一名优秀领导者,掌握3个动作打破思维的局限。
第一个动作 重新定义你的工作,用领导眼光定位目标和行动。
工作是你热爱的吗?如果工作只是你养家糊口的工具,或者只是让你解决温饱问题,永远为了工作而工作,那这将会使你永远处在一开始工作的状态。为什么?因为你只愿意把时间放在你的工作范围内,多做一些你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会觉得那不是你擅长的。
《能力陷阱》作者提出重新定义工作,是指让你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完成某一项工作。如果你仅仅只顾求安排的某一项工作,将把自己禁锢在工作人员的角色中无法提高,无法创新,也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更无法成长为领导,无法具备领导能力。
比如,领导安排两个员工打听项目招标的事项,过了几天,一个员工说打听到一家招标公司做的不错,让他们在做方案,还没有结果;另一个员工把这项工作应该定位什么样的招标公司,并与3家公司联系,看了他们的战略合作协议,觉得其中2家公司不错,有一家对于其他公司的此类项目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家则是协议写的很全面,建议使用第一家有经验的。
这样的两名员工,相信哪一个更能胜任工作,一眼就看出来了。站的多高,就能看的更远。还需要与不同的人和团队建立桥梁,从而提升自我影响力。
第二个动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感知发展趋势并寻找更多成功的可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一个成功的人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经验,这里我们要避免陷入扩展人际圈陷阱。
身边一些人觉得扩展人际圈,是带有某种功利心理,觉得这个人能为你所用才去扩展,是虚伪的行为。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能力,包括你自己在内,而让信息互换才能让能力变成价值。
比如,我个人爱好阅读,本职工作与阅读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主动参与读书会活动,网络参加一些阅读网课,试图寻找一个机会和一个团队,能更好地创新阅读。后来,逐渐发现原来阅读可以更高效,可以做到一天一本书一篇书评,还可以讲出来给大家听,从而更好地吸收阅读知识,更可以带领更多爱好阅读的人抱团成长。而这些,都是我打开人际关系网后,发现的不一样的阅读世界,我也坚信,这将使我越来越爱阅读、会阅读,因为有一大群人在做着热爱阅读的事情,而我也在影响着更多人,传递这阅读的温度和力量。
第三个动作 朝不同方向发展自己,重新审视“真实”的自己。
经常听人们说,要做真实的你自己。真实的自己到底是长什么样?一个人的能力,应该像水一样,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
克里昂说过:“人类所具有的一项很神奇的缺点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模仿别人。在我们未能成功模仿我们的偶像时,便会发现真实的自己。这就是进步过程。”
一位学员焦急的告诉我说:在镜姐梦想领读会个人品牌定位课程里,找不到7个对标人物,更无从定位自己的发展技能,原来以为自己挺会阅读,但是才发现陷入了阅读的误区。我回答说:这是好事,因为发现了问题才会去思考。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老师,准备登台讲课了,很紧张,问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有没有好的经验传授,前辈说“做你自己”。于是,这个新老师站在讲台上,紧张的念着稿子,台下一片唏嘘声,说这课讲得太烂了。课后,新老师问前辈:“做你自己”,我做到了呀,但是效果太差了。前辈说,我就是做我自己呀,不信你来我课堂听听课。原来,这个前辈,在课上很轻松的讲课,在整间教室放松的边讲课边与学生不停的互动。
“真实的自己”,我认为,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不停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模仿成功者的样子,定目标定方向定行动。
结束语:先行动起来,再学会反思,修正目标。
埃米尼亚·伊贝拉说: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先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 改变你想法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与之前不一样的事情。 去做,而不仅仅是去想,才会增强你的外在表现力,而这些外在表现力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需的。
很多领导者转变方法告诉你要先学会自省,找到自己的目标,而后就能实现转变。而事实上,学会反思应该是领导者转变过程中的最后一步,而第一步是要开始行动起来。你必须把传统的“先思考后行动”的观点反过来,这样才能成功地实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