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有感,蔡崇达你可真会呀!

趁着加班的间隙,看完了蔡崇达《皮囊》。原来一直很排斥看亲情主题的书,因为书中的对亲情的描写即便是最轻盈的叙述,都能让我泪如泉涌。最近一阵子思乡的情绪无法排遣,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翻开了它,今天读完了最后一页。书中提到的“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用回家的结尾回答了这个问题。至于这个问题,你需要看了书才明白。我不知道我的答案是什么,也没有作者的魄力可以放弃所谓膨胀虚空的梦想。或许我还不晓得生活是什么,才只会用无聊,最容易掩饰的,最荒谬的借口 - 理想和责任, 去搪塞自己。

书里的人物,厚补最后死在了自己偏执的枪口下,作为读者,我能从他身上看到我年轻的影子。放荡不羁,笨拙的去追求所谓的叛逆,并把这种冲破牢笼的戾气看作世界上一束独特的光,总想被看到,总想被照亮。我没想到厚补死了,作者一点悬念都没留,就那么硬生生的,直接了当的写了句,“后来厚补死了“。本来一个和我毫无关联的,很可能是作者杜撰的人物,死了,会让我心痛。有些震惊,有些不理解,有些迷茫。也许他的死也是我在祭奠自己的逝去的那一段荒堂,热辣,有点离经叛道的青春吧。

每个肉体都安放在那张社会化的皮囊下,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整容过自己的皮囊。如果你对亲情有些疑问,建议你去读这本书,兴许能找到答案。如果你也处在异乡,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家,去看看这本书吧。兴许能带你品品家的味道。总之,我合上书了,现在最真切的想法就是飞回家,亲吻并拥抱我爱的所有人。

马赛尔 普鲁斯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希望你能看的见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