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集镇上,有几家做豆腐卖的老板。对于我们这些久居集镇的人来说,哪家的豆腐好吃,哪家的豆腐好煎,哪家的豆腐师傅爱干净,哪家的豆腐是用石膏打出来的,都很清楚。
不说那些流动的小贩子,有三家豆腐老板就有得一拼。做得最久的是胖墩墩的男豆腐老板,他赚钱在前面,生意红火时一天销二十板白豆腐,还有油豆腐,他说他晚上是没有时间睡觉的,从吃了晚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豆腐做出来,再推到集镇菜市场门口卖完,要到中午,吃了午饭开始睡觉,睡几个钟头又开始工作。
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但这个也赚钱,胖子老板靠打豆腐,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集镇拥有两个两层楼的铺面,在老家又花几十万修了一栋别墅。
不过他的豆腐味道没有别人家纯正,有人说是掺了化学物质,现在生意不好了。
另一个豆腐老板也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五十多岁了,一天卖两三箱豆腐,喜欢和人聊六合彩,她说话时唾液星子飞溅,她常说打豆腐的钱都送给香港白小姐去了(传说中的六合彩老总),她老公有一个弟弟在广州开公司赚了钱,常常接济她家,她的老公在外面做事赚钱,儿子在学校教书,她家条件也不错,都不需要她赚钱,但她闲不住,别人认为她做的豆腐不干净,和她的人一样邋遢,别人都不喜欢购买她的豆腐。
还有一位打豆腐的婆婆,她六十多岁,脸色红润,一头短发烫得微卷,挺时髦的一个婆婆。她来集镇打豆腐才几年时间,但人们普遍认为她家的豆腐好吃,实惠,是石膏做出的豆腐。关键是这婆婆脾气好,对谁都笑咪咪的,也肯帮别人忙,有些贩卖小菜的贩子青菜不好销,放在她的豆腐架子上,她踩着三轮车到集镇转一圈,就帮人销完了。
有时家中没人,见她在门口卖豆腐,抓住她帮着看会店,也是尽忠尽职。没生意时也会叫她来喝茶歇会儿,和她聊聊家常。
有次问及她有几个孩子。她笑着说有三个儿子,媳妇儿呢,说出来不怕吓着你,她经手接了八个儿媳妇。
住在集镇的大儿子四十多岁,结了三次婚。第一任儿媳是别人介绍认识的,人忠厚老实本份,偏偏自家儿子是个调皮角色,结了婚一年多,儿子去广州打工,留儿媳在家中,儿子在外面花心找了一外地女子,回来将家中老实本份的妻子离了,幸亏没有孩子,骂也不凑效,铁了心要和外地女子过日子。不得已将外地女子娶回家,婚后生了一个女儿,给豆腐婆婆带着,夫妻俩外出打工,有次两人吵架很凶,外地女子一气之下跑了,几年都不回来。这外地女子没有和她儿子扯结婚证,也是不了了之。
过了几年,大儿子找了现在的儿媳妇,这第三任妻子比她老公小十岁,现在生了一儿一女,这女子不是等闲之辈,轻易不发脾气,一发起脾气来可是凶得很,儿子都怕,不过这样也好,终于有降得住他的人了。
豆腐婆婆的二儿子脑瓜子好使,会赚钱,在市区购买了房子,居住在市里,也买了宝马开着,前几年也是不听话,将自己谈恋爱结婚的第一任妻子离了,原本两人生活的好好的,儿子见异思迁,在做生意途中认识了娇俏可人的女客户,两人一拍即合,抛弃糟糠之妻,将小三迎娶进门,不过现在两人生活也不错,生了一个女儿也上学了。
豆腐婆婆的三儿子到了结婚年龄,家庭条件一般,有亲戚介绍一门亲事,女方条件优越,只有一个女儿,要求男方做上门女婿。豆腐婆婆本着儿子幸福就好的初衷,答应了这门亲事,儿子在女方家几年,生了两个女孩,那边女方原本比儿子强势些,就对她家儿子嫌东嫌西,她家儿子不愿受这窝囊气,就再也不去女方家了,两人最终解脱了夫妻关系。
小儿子回家后出外打工,认识了一离异女子,两人产生了感情,回家扯了结婚证,结婚几年,女子都没有生育,后来才知道女子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了两个男孩是结扎了的,没有孩子生了。她家儿子气不过也与这女子离婚了。去年在同学群聊天,和一个因为老公出轨离婚的女同学,聊着聊着聊出了感情,两个人同病相怜,走到了一起,现在小儿媳有了身孕,今年豆腐婆婆又要做奶奶了。
豆腐婆婆说如果不是这三个儿子不听话造穷,她也不致于六十多岁了还出来打豆腐,幸亏还有一个女儿读了大学,嫁在深圳,常常帮衬家里。豆腐婆婆谈到前面几个走了的儿媳,和她相处都不错,有两个近处的过年还会来看望她,给她拿些钱,像女儿似的。
豆腐婆婆今年准备到老家修楼房,四个儿女出钱,他们老两口出力,齐心协力将房子修起来,这打豆腐的营生,又要歇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