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帅共读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我读一句,二帅跟着读一句,其实他的记忆力还是挺不错的,之前很快把张九龄的《感遇二首》背诵的滚瓜烂熟,但是他只是纯粹的靠记忆力去记住这些诗句,不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更不知道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诗句。

之前跟Sarah沟通过,其实这样去单纯的背诵诗词没有太大的作用,可能过一段时间不去读,他很快会忘记了,要让他了解这首诗的背景,需要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首诗描述一遍,因为小孩子还没有太多的语言文字基础,这么深奥的诗词歌赋他很难去弄明白,毕竟他也才是个六岁的孩子。

但是现在他每天晚上睡觉前就会把《唐诗三百首》和《小狗钱钱》这两本书抱到床上,可能他觉得会背了一首古诗是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必须要给我背上一遍才开心,然后把下一首古诗跟着我念两遍,再读几页小狗钱钱,他就进入了梦乡。

发现自己跑题了,回到这次我跟二帅共读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这首诗我们刚开始一起读,他看了一眼,马上告诉我,这个咋这么难,其实他也不认识几个字,估计看字数来判断诗的难易程度的,首先诗的名字有点长,第一遍读感觉还有点拗口。

看来咱们需要换个方法,我于是把诗的题目拆解出来4+5+3,首先读“下终南山”,然后“过斛斯山人”,最后读“宿置酒”,他确实很快记住了。然后我们开始读诗的内容,我先读,他再来跟读,有的字他读音跑偏了,因为这家伙处在换牙期,两颗大门牙缺失,漏风,哈哈!我会去纠正他的读音,发现他不喜欢自己犯错,一发现我纠正他的读音,立马要我从开头读,自己在那里默默的记之前发错音的那个字,我于是告诉他要允许自己犯错,错了我们纠正即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我们今天就是先熟悉一下这首诗,他不可,非要从开头再读,好吧,那我们今天就读两遍这首诗,读的过程中他会对之前读错的字特别小心,快读到那个字了,他会提前琢磨一下究竟该怎么发音,确实比之前读的准确一些了。

时间有点晚了,我们今天的古诗到此为止,我们要睡觉了,他说那你读五页小狗钱钱吧,我发现小狗钱钱成了他的催眠曲,还没有读完五页,他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他已经甜甜的入睡,可是我却毫无睡意了,我需要思考一下明天怎么给他读这首古诗,不能这么干背了,一直这样后面他会厌烦的。于是我在想需要把这首诗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他,因为小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我大概想了一下,故事就这么讲吧!

有一天诗人李白去终南山游玩,不知不觉玩了一天,傍晚时分,李白从终南山下山,这时候月亮已经升上天空,陪伴李白一起下山,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李白一起下山呢?小时候妈妈也有一样的感触,感觉月亮是特别神秘的东西,月下看着自己的影子,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就好像月亮一直跟着自己一样,哪天你也可以亲自感受一下。李白走着走着回头望了望自己刚刚走过的山间小路,天色已晚,自己刚才下山的路已模糊不清,只看到一片隐隐约约的郁郁葱葱的山林,走着走着刚好遇到了隐居深山中的好友斛斯山人,于是斛斯山人邀请李白去他家,他俩刚到家门口,一个小朋友立马跑过来给他们开门,一条幽深的小路,两边种满了竹子,爬藤的植物爬满了树枝垂钓下来,轻轻的抚摸着俩人的衣服,因为斛斯山人是隐居在深山的,大概深山幽谷之中的家就是这个样子吧。于是斛斯山人给李白备了酒菜让李白在家中留宿,俩人举杯畅饮,放声高歌,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深夜,俩人都已经喝醉了,完全把世间所有的烦恼都忘掉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酒逢知已千杯少吧!

这么美的一首诗被我解读成这样子,哈哈,看看这样讲给他听,他会有何感想?后续更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