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直在思考自己该写些什么,写文能愉悦自己,又能用文字记录时光中的点滴,这里马上来了一个转折BUT
那么我写文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愉悦自己不见得别人认同你的愉悦,记录时光不过是从记忆光盘里索取的为数不多的备份…这些真的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还是浪费着自己的时间精力来做一件无用功的事情?!一边追思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对写字这件事执迷不悟,一边想着自己今天该分享什么可以给大家而不是因为坚持而去坚持?!
想来想去,我觉得我总是后知后觉,可以写个马后炮系列,于是昨天我的标题是《有多少人拜读过杨绛先生的作品而后刷屏的?!》
文章开头写了:昨天华夏大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祥和平静地结束了自己在地球的旅程,那些在地球上卓绝光辉的智慧印记为先生开启了下一个璀璨夺目的行程。
这两天霸屏,疯狂转发朋友圈,今日头条必不可少,微博热点议题,公众号置顶的就是这条消息。于是我去搜了一下关键词,杨绛先生的生平以及作品名就知道个大概:原来先生也如普通平凡女子一般嫁人生子,柴米油盐,唯独对写字这件事先生视为至宝来笔耕一生,同时先生曾同夫君留学法国三年,对译文也一直专注极致。最让我震撼的是93岁的先生依然不辍笔墨,思维敏捷,要知道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命规律当中70岁以后被称之为颐养天年,闲云野鹤的日子,更何况有些人三十岁以后就死了。可见先生修行非同一般,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写到这里,突然反问自己:就算没转播,你又读过多少先生作品?!发现自己也只是很久以前囫囵吞枣地刷过其夫君钱钟书的《围城》,先生只是一个存在的感知,未曾拜读过一字一句。
那么我这个马后炮,岂不是和大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我未曾读过的书,通过热门搜索快速科普的片言只语,就有资格在这里写这个炮灰文?!就好像各位纷纷转发,热衷置顶,不停点赞,却只是人云亦云地盲目跟风,不知道的以为老人家曾经是你多么相知相惜的老熟人一样,知道的以为老人家作品曾经是你多么迷恋和钟爱的书目一般。
事实不言而喻。
于是我就弃文了,又一度陷入我写文到底能怎样的思考,并没有存档,是的,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回忆当中和今日一起合成的以上这段文字。
今天又放上来是觉得“不去做然并卵”,思考会继续和深挖。这篇是为了警醒众人,打自己脸。鲁迅先生很早就写文提醒过国人这个问题,那年的围观刑行和现年的狂刷热点,一样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