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本书读了《产品型社群》,我的互联网思维有了一次冲击,因不满足于停留在思维层面,所以有了本期的读书笔记。《社群营销》作者是秋叶、秦阳等著,之所以突出“等”字,看完书,我觉得我这恰当的。
·全书逻辑结构:
社群的构成与价值(概念初体验)——社群的生命周期(周期深认知)——社群依托的平台(平台大PK)——从无到有建设群(建群新挑战)——借助社群做传播(传播讲战术)——社群的未来畅想(未来再判断)。
·干货整理
(一)概念初体验
1.因为每个人心中原始的部落情结,所有有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家”——社群。
2.构成社群的五要素:同好,可以是对产品的同好,也可以是对行为的同好,还可以是对三观的同好;结构,包括组织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输出,有知识干货、咨询答疑、信息咨询、利益回报等,同时要注意群员的输出,全员开花;运营,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决定了社群寿命;复制,基础是建立了自组织、核心群、亚文化。
3.社群和社区的区别:同一个社区里的成员不一定有社群,一个社群里的成员也不一定非得在一个社区,但社区经常是社群产生的温床,而社群一旦形成,哪怕原先的社区瓦解了,但社群不会瓦解。
4.社群经济相较于粉丝经济:一是社群经济是众人共舞,粉丝经济是一人唱戏;二是社群中,更容易相互感染;三是群体可以通过直接分享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周期深认知
1.大部分群从萌芽到高速成长到活跃互动到衰亡到沉寂,一般长则六个月,短则一周,运营很好,也就两年左右。
2.社群短命七宗罪:失焦,缺乏考虑群的定位、主题、分享机制;无首,群主不给力;暴政,群主太强势,群规没有一致认可;骚扰,垃圾广告和闲扯灌水;无聊,无活动、无分享;蒸发,新成员水平下降,高价值成员离开;陈旧,成员无更替,缺乏新鲜感。
3.社群活跃的结构模型:
1.jpg
4.社群规模不是越大越好。社群规模夸张要注意加人有节奏、有门槛、守群规、老人带新人。(“十点读书”案例)
(三)平台大PK
1.对比。对比.png
2.其他社群工具。微博群、YY、阿里旺旺、红点直播。
(四)建群新挑战
1.建群五步骤:找同好——定结构——产输出——巧运营——能复制。
2.找同好。社群灵魂人物,有影响力、有输出、懂运营。凸显社群价值,才能吸引到人加入。社群的角色设定:创建者、管理者、参与者、开拓者、分化者、合作者、付费者。
3.定结构。内部群多为环形结构,外部群多为金字塔结构,内松外严。内松,形成亚文化;外严,加群门槛、群规设置。
4.产输出。不解释。
5.巧运营。仪式感,视觉统一,入群自我介绍,爆照,接受老群员审问;参与感,小习惯如打卡、签到等,定期分享,话题讨论;组织感,社群可以协作接龙做传播;归属感,线下交流,聚会吃饭。(详细方法见书)
6.能复制。构建核心群网络,复制下去,扩大规模和影响力。
(五)传播讲战术
1.头狼战术。头狼,是核心群的组成者,是精神领袖。头狼要善于发现对路的人才,不断扩充核心团队;新人加入后,可以很快在里面发挥关键作用。头狼不一定是一个人。
2.蚂蚁战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借助社群的力量是个更好的方法。在一个社群中,不断为他人创造价值,为自己以后利用蚂蚁打下基础。
3.攻城战术。发布攻城任务,引人出战。“群殴PPT”案例。
4.悬赏战术。悬赏仅有奖品是不够的,要真正激发社群活力,必须要在奖品下设置有诱惑力的活动。“微博促销活动”案例。
5.诱饵战术。干货分享,诱导购买。
6.定点战术。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社群,加入进去,刷存在感,然后定点销售。两个手段:一是网上社群搜索加入;二是线下活动。
7.降维战术。传统企业和优秀社群结合,实现双赢。“美的案例”。
(六)未来再判断
各个行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正在由“强关系”变为“弱关系”。社群正在由内部向外部拓展。粉丝慢慢成为产品的代言人,明星代言的趋势在减弱。一个有凝聚力的社群建立后,就会从内部自嗨,走向跨界连接。用户主权趋势越来越明显,要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代言人。U盘人是指脱离组织,依靠专业技能,在不同的领域跨界,和不同的组织链接,完成任务,进入下一阶段,在“U盘化生存”里面最优秀的资源整合型人才会把情投意合的U盘人组织起来,变成社群。
社群已是现实,而非趋势。
每周为你分享一篇读书笔记,
或者一篇生活感悟,
亦或是一篇美文。
每天清晨以一篇随笔与你相遇。
“有志青年”(微信号:foxyuan002)
为更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