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周六,H先生(老公)在职读研的学校要举行一个学位授予典礼,并欢迎各位校友携家属参加。结婚以来,我还没有以家属的身份参加过任何一场正式活动,觉得很好玩,欣欣然跟他去了。
参加完我才发现,脱离平时固定的角色,近距离看到另一个圈子,另一个人群,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收获了很多非常好的感悟。
02
先写最深的感悟吧。
参加这次典礼的校友,有金融学、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和外语等几大专业,全部是工作之余在职攻读学位,通过了全国统考、论文答辩,非常地辛苦,才最终获得了学位。而这几个专业,也是实用性非常强,对于深造、自我提升非常有帮助的专业。
一位青年教师在致辞中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有的人收获了总统,有的人收获了购物车,你们收获了一个学位,恭喜你们。”
的确,收获一个学位,值得庆祝。人生一共能有几件大事呢?这算其中的一件吧。看看家属的阵容就知道,有年迈的父母,有年轻的爱人,更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齐刷刷坐在后面的家属区。人手一个照相机,更有不少人带来了专业的单反和三脚架。一个家庭对于家人获取学位的重视,可见一斑。
校长提到,你们获得的不仅是一个学位,更是获得了在工作之后,仍然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家人对你们的事业、成长的支持。你们在职攻读的硕士学位,有家人的一份功劳。我非常希望各位校友,真正能够做到终身学习。
讲的多么好。这次的学位获得者,多是30-40岁,全部是在职攻读。有的家庭,小朋友已经有10来岁,他的妈妈还能去把学位攻下来。系统地深造和自我提升,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在琐碎的家庭和繁忙的工作中,尤其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富即安的心态中,谈何容易呢。这代表了一种向上和进取的精神啊。
榜样不能只看报道中功成名就的大人物,身边坚持不懈的普通人,何尝不是好的例子呢。
30岁,大多数人已步入婚姻。过得好不好,不只看个人,更是看一个家庭整体的实力。这个实力中,很重要的是夫妻两人直面未来共同进取的勇气,相互扶持的义气,以及在每个年龄段活出精彩的决心。
03
在典礼上,一位学长分享了他在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期间,在繁重的工作中攻读硕士学位,并在这期间成功从employee变成employer(从员工变成合伙人)的经历和感悟。
工作是现实的,商业为了利润和发展,会毫不让步。商业中的合作伙伴,说是精诚合作,也各有各利益方面的考虑,目的性极强。相反的,学校的学习在这方面是一方净土,和老师可以仅就专业展开纯粹的讨论。商业中的勾心斗角,到这里化作商业模式专业知识的学术研讨,必然大有裨益。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成功的人多线并进,两件看似都要占用精力的事,一件事做好了,另一件也迎头赶上,相辅相成。正如上面这位学长,事业上成功转型,身价翻了几倍,学业也取得成果。一件事情里的劳累,切换到另一件事情里,也许就是汲取营养。而不成功的人,往往一件事也办不成。
有时候,你在一条路上的收获,往往是因为你在另一条路上的感悟得来的。
04
事业发展:是否要创业?
这位学长提到,随着事业的发展,到某一个阶段,你会发现创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对于此,我并没有什么感触,因为我平时的工作,并不接触这样的圈子。但我发现,我左右两边年龄大一些的男士,都在默默地点头。
H先生(老公)在论文答辩前后,他的导师曾找他谈话,问他愿不愿意辞职加入创业,成为一个新创公司的合伙人。当时,H先生综合考虑了他本人目前在行业内的能力、创业的风险和家庭的经济需求。和我商量后,得出一致结论:从长远发展看,H先生应打好更加扎实的基础;我们的小家庭目前更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尚不能承担过高风险。所以,H先生放弃了。也许,这就是那位学长说的“某一个阶段”还没有到吧。
但通过这一次的典礼,我看到其他行业积极进取的人群,很受启发。无论如何,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
05
工作后,你还在系统地学习吗?
有一次,我和老公开玩笑:有的人毕业后,校方提起会自豪地说,这是我校校友。而有的人,校方也许只会说,哦,这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毕业生”和“校友”之间,差了怎样的距离?
我们可以不追求这个外在的称号,但总要追求自身的提升,将来也好给子女做个榜样。一个家庭的氛围,首先是父母带起来的。
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很容易。但系统学习、给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形成有血有肉的知识体系并不容易。无论是追求在行业内深造,还是将自己的爱好、梦想发扬光大,都离不开系统学习。我们想要的任何方面的成就感,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交往、婚姻育儿,都需要深入的学习,总结和提升,才能达到超越常人的高度。
人生有没有捷径呢?要是非要说有的话,那一定就是年轻时候持续系统学习、深入总结提升的意愿和能力吧。毕竟那么多的人,就是被这一点,挡住了通往成功之路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