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读《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的系列读后感,分享给大家。
9.24
以前读《了凡四训》,今日读《安心》。读《四训》时,就被佛家的福报所影响,素食十月,直到大病,始进荤。《安心》算是我读的第二本佛家的书,虽然不是正统的佛经,但我相信一定也会收获一些诸如《四训》带给我的影响。今日读此书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佛家之学乃心学,它和现代世界的心理学有莫大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济群法师经常参加一些心理学论坛或大会。心理学是从西方传来,不过几百年,而佛家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对于“心”的研究了。自接触武志红以来,我对心理学的学习不断加深,相信《安心》也会让我在心理学上收获不少。
9.25
1. 是什么比有什么更重要,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我们有什么更重要。因为有什么是外在的,而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内在。
2. 眼见为虚。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我们的认知对事物的映射。这就是为什么《小王子》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看。
3. 心念就如同种子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不要以为自己动个念头别人不知道,这个念头天知地知,它会一点一滴地积累,直至影响我们的生命。所以,一定要发正念。
9.26
这第3章的标题是:正念,使浮躁远离。如第2章一样,也是一篇“观自在禅修营”的开示。原来只是开示,并没有具体禅修的方法。虽然如此,大师的开示文亦启发良多。以前有坐享的战友教我“定静安”,大师教我“戒定慧”。戒除贪嗔痴,心才会安定,也才能滋长智慧。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很浮躁,因为外在的环境不安定,得失在方寸之间。不仅是得失,别人还会给我们很多标签。我们很容易就受外在环境影响了,却很少回归本心。正念在我看来,真的是要开悟。如何开悟,我也不清楚。很多时候,心中照见一尊佛像,虽然烦恼未除,但内心平静了许多。我想,这大概是开悟之路的端倪了。
9.27
摘录了一些文字:
1. 禅修所做的,正是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初级阶段是以内观为主,培养我们的觉知力和观照力。这种觉知力,就是般若体现在意识上的作用。进而通过观照,将心带回觉性的海洋,体认实相般若。
2. 关注会成为执著,执著会成为需求。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这种依赖,正是不自在的开始。
3. 出离心的本质不是说出离某种对象,而是出离贪嗔痴的心理。当我们出离这些心理时,当下就是解脱,此处就是解脱——而不是解脱到别的世界。
9.28
写读书感想和正念是一个道理。为了写感想而写,还不如不写。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的心在想什么。修行的重要法门是放下执着。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执着造成的。贪嗔痴,都是心中有执念。想想过往的日子中那些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回忆,无一不是执着于此或彼。如果想想生命之无常,此或彼是没有什么值得去执着的。回到现实世界,不执着不以生存,而不保持出离心又无以解脱。所以,我还是会觉得凡尘俗世的生活,更加需要的是拿捏执着和出离的平衡。
9.29
看书看到睡着,醒来已近午夜。这一章仍是一篇开示文,讲了很多禅修。禅修的根本是什么?是为了保持正念。其实出家,诵经念佛,持戒等都是为了保持正念。佛家讲究修心,一切外在都是因心而起。心正了,人也就正了。很喜欢法师说的一句话:现代社会到处都在谈管理,而佛家谈管理,是指对心的管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调心,试问我们管好自己的心了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9.30
断断续续地读完本章,并没有记住什么东西。只是依稀记得一个“身、受、心、空”。去书里回读一下: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正念,我还没太明白,需要以后慢慢体悟。大师说,现在的很多寺院经营得很大,诵经念佛也多,而真正修正念,修得正果的人却少之又少。禅修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不在诵经念佛多少,而在觉察内心的功力。培养内心的觉知力是正念的重要前提。
10.1
正念的修行不在悔恨过去,不在忧虑未来,而在于活在当下。我们要保持一种觉知力,时刻检视自己当下的念头,如果是邪念就修正了。如果是正念,就继续保持。培养正念是为了获得持久的幸福。幸福不是得到,也不是一无所有。得到的,可能只是填满了自己的欲望,而欲望的坑是很难填平的。一无所有,却无以满足生活基本所需。少欲知足才是幸福应该努力的方向。
10.2
这第8章读完依然没有记住什么,不过内心多次被大师的文字拷问。外在的光鲜亮丽并不能代表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谁,完全是由你的内心世界决定的,而你的内心世界又是由你自己创造的。你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景色秀美,还是杂草丛生,这个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一次起心动念,你都在打理你内心的花园。正念,就是在清除杂草。执念,就是在任由杂草肆意生长。执念给人的总是外表光鲜的假象,让人很容易迷失。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觉知的心,提防我执。一旦执着,爱便生贪,恨便生嗔。而爱恨情仇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你不勤锄内心的杂草,就会陷入轮回。
10.3
依然做一些摘录:
1. 我们曾经做过的每件事,曾经说过的每句话,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应的种子;甚至我们的起心动念,每一次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产生,也都会形成不同的种子。
2. 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阿赖耶识则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它时刻都在随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变化。当我们行善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善的种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随之增长;当我们作恶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恶的种子,生命中恶的力量也随之加强。阿赖耶识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变化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10.4
晚上读了一段,终于好像懂了一点什么,分享几段感悟:
1. 人很容易变得自大,因为那是维护自己尊严和地位的一种方式。但,个人的存在其实是不以外在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自大很多时候做的是无用功,甚至更多时候是相反的功。
2.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由你的心决定的,而不是外在的任何东西,不是外在的财富多寡、名誉好坏、地位高低、评价褒贬、容颜美丑……你是谁世界自然会给你一个公平公正的答案,那些好的坏的,都会载入史册。
3. 我们要保持惭愧心和出离心,追求菩提心。惭愧心是道德心的基础,是从善。出离心是追求个人解脱。而菩提心,是追求众生的解脱。惭愧以为人,出离以为圣,菩提以为神。
10.5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色身不净,感受是苦,心念无常,所知有障。保持一颗觉知的心,我们才不会陷入无明之中。佛法了解得越多,越觉得有点“无为”的味道,然而真正“无为”或“不执”又是何其之难。佛家倡导“四大皆空”,若真空了,社会又如何运转?不执着无以成事,太执着又入贪嗔痴。作为一个凡人,修的更应该是中庸之道。执而不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0.6
1. 我们很多时候做一件事,可心里却是别的想法,虽然这想法没有体现在行为上,但它会在心里积淀。脑中的邪念积淀的多了,早晚会出问题。所以一定要觉察自己的内心,要抱持戒定慧的智慧。
2. 一切需求都是痛苦的来源。物质生活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痛苦比那些落后的古代多得多。因为需求太多了,需求制造了太多的我执。我们执着于贪嗔痴,所以总是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
3. 对于佛教的戒律,我是心有余悸的。总觉得戒律太严,很难得做到,或者容易导致反弹。今天第一次听到大师说,戒律是我们在佛祖前的誓言。用誓言来不断提醒自己,恪守正念和正行。
10.7
残存在脑海里的,才是真正从书中得到的吧。这本书马上就要读完了,读到现在,才明白,佛家说要去我执,我执说的接地气一点,就是自利之心。而去我执,就是利他。如果能够以“利益一切众生”为使命,就能够真正的去除我执了。说到底,不是为了解脱而去我执,而是因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也就把自私自利的妄念去除了,从而也就解脱了。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读这本书前面的部分,一直有种持戒的感觉,所以感觉有点压抑,而读到这一章,突然通透了很多。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你就会庸人自扰,什么无明我执贪嗔痴都来了。所以一定要立志,而且是立大志,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10.8
后面这两章,都是一些访谈的对话,讲得很多都是心理学和佛教的关系,我也结合着谈一下我的理解。
1. 心理学和佛学的关系,犹如树干树枝和树根的关系。一个是标,一个是本,有点西医和中医的味道。佛学不光是从本上解决心理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解决人生的问题。这其实是一切宗教的共同指向。
2. 法师在被问及原生家庭对心理的影响时,说自己并没有受家庭太大的影响。但我觉得如果从佛学所说的心是一切观念的积累上说,肯定会是有影响的。心就如同一颗种子一样,早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你安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