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梁惠王章句上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梁惠王章句上2》

今天是丙申年乙未月己亥日,六月十三,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

今日小暑三侯,鹰始鸷。鸷,音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博之事。

花信風:淩霄錦曳。葉如漆而多皺,弱蔓因舊莖,蜿蜒直欲凌紫霄。花似牵牛,外黄而内朱。高悬似曳錦。黄檗隠元所用草笠,疊此葉織成,得無寓出塵之意耶。

【学习笔记】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孟子见梁惠王,正遇惠王在园林庭院中游赏,王站在池塘旁边,一边顾盼着鸟兽,一边问道:"有贤德的人不搞这一套吧?是不是贤德之君都是修身勤政,不事佚游,不以台池鸟兽为乐呢?他们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说:"遇景赏玩,人之常情,贤德之君也和常人一样,何尝不是以此为乐呢?但是,区别还是有的,区别在先后次序上,贤德的人把这种快乐放在自然而然的结果之上而不会孤立地追逐这种快乐。什么结果之上呢?实施仁政的结果之上,实施仁政在先,效果达到了,人民安居乐业,和乐治平,他也会去享受这种快乐,因为他知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他能够享受这样的快乐。相反,如果是没有修身至贤的国君,他既不实施仁政,又以苛政扰民,纵使有这些台池鸟兽,也是无法享受的。为什么呢?民心离散而国势蹙危。老百姓都恨死你了,岂不是忧在眉前,患至骨髓,何乐可享呢?

是人都喜欢游赏之乐,却有能享不能享的区别;端看民心之得失向背。"

孤立的、纯粹的快乐是不存在的。唯有安心和谐的快乐,才是能够享受到的快乐。要想真快乐能快乐,就要反身修己。

每个人都是自身生活的国王,你要做什么,不是环境要求你逼迫你做的,除非你是个奴隶或者在法西斯统治之下,否则,是你在决定你要做什么,是你在决定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是你在决定,你做何取舍,优先什么。所以,每个人都是自身生活的国王,作为国王,要思考这几个关系处理的问题:如何处理我与天,我与他人,我与物,我与我的关系?如果孤立封闭一厢情愿地看待人生,就会发展成为下文中的夏桀一样的蠢人。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音忧,you1)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为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孟子接着说道:"我说的贤者而后乐此,有周文王的史事可以说明。《诗·大雅·灵台》篇说:

开始筑灵台,

经营复经营,

大家齐动手呀,

几天就竣工。

文王赶忙说:

大家别着急,

有活儿慢慢来,

不要赶工期,

不能累过度。

百姓听了啊,

更加卖力干。

王到鹿苑看,

母鹿正安逸。

母鹿养得肥,

体润毛光泽。

鸟儿养得好,

羽毛洁又白。

王到灵沼上,

鱼儿满池跃。

周文王虽然使用民力兴建高台深池,照常理说,百姓们牢骚抱怨不高兴呀,可是大家伙儿不仅不抱怨,虽然辛苦劳碌,反而非常高兴,称那个台叫做‘灵台’,称那个池叫做‘灵沼’,还高兴文王的园中有许多种类的禽兽鱼鳖。

为什么呢?因为周文王平时施行仁政,爱护百姓,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以百姓的乐为先乐,以百姓的忧为先忧。他肯和老百姓一同快乐,所以他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时"字,解作"是"字。

"害"字,解作"何"字。

最后,孟子举出夏桀的反例,说道:"夏桀自我感觉良好,曾经说:我有天下,好比天上有太阳,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才什么时候死亡。《汤誓》中就记载着老百姓的怨歌:

太阳啊!

你什么时候坠毁呢?

如果我死则你亡,

我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作为一国之君,让百姓恨到宁肯同归于尽的地步,纵然有高台深池,奇珍异兽,还能有命独享吗?所以我说,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孟子之见,一针见血。

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好玩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是不是拥有越多、玩过越多就越快乐呢?曾经有句话风靡一时: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诸如此类的及时行乐的物质观念普遍成风。不肯吃亏,主张自己的"权利",精于计算得失,有好处做,没好处不做,对于这些急功近利的观念很多人会说:"大家都这样,我也没办法"。2400多年前的孟子笑望今人,哈哈大笑说道:"你拥有的物质条件,比梁惠王还多,可你们的快乐,轻贱有如蝼蚁。"生以为人,何其难能,用这样宝贵的人身,却活成轻如蝼蚁的贱命,实属暴殄珍物。

换一个思路。在自己的王国里,学为君师,施行仁德,反身修己,先人后己。

这样创造的生活是真正能享受其成果的快乐生活。

这样的人生是自立自强、立己达人的高贵人生。

跟物质追求保持一点儿距离,在欲望追逐之际空出那么一点儿,则精满气足神旺。

真快乐有一个前提,不做欲望的奴隶,不做被动的机械,反身修己,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