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的两套系统——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这两套系统的协调合作构成了我们整个判断和思考的过程。《思考·快和慢》作者:丹尼卡·卡尼曼通过对两套系统的深入分析,帮助我们舍弃不必要的思考过程,快速做出各种判断。
一般来讲,我们的判断结果是基于对问题和数据的分析而给出的一个答案,这种判断方式中主要运用到了系统2,在判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主观上运行大脑进行思考。但是在运用系统2之前我们会在无意识中运用系统1进行先一步判断,在系统1发现问题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后,才会转交给系统2。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判断都是直觉性判断是基于系统1的无意识不需要进行思考过程做出的判断,在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进行评估,这种评估行为都是无意识。在运用系统1的过程,我们的判断依据就是自己的直觉,不需要太过深入地思考。
在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判断,对方心情好坏,是否和善,漂亮与否等等。对于这种无法量化的主观上的判断我们的系统1占据了主要作用,这种判断往往是没有依据的,但是它的准确率会高达70%以上。
我们在刚上大学竞选班委的时候,和其他同学基本不熟悉,但是你发现没有,你往往会根据感觉对他们作出最正确的判断,选定的班委都是有一定能力的。这种判断就是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系统1对我们生存必须解决的问题的一种评估,我们可以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作出最正确的选择,特别是我们往往可以第一眼区分出朋友和敌人。
系统1对于抽象的强度等级上面的判断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比如我们用颜色来判断一个人的罪行程度,杀人应该是深红色,颜色比盗窃更深,这种判断也是无法用系统2进行计算的,即便我们再努力的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可能也是我们直觉性的判断更加准确。
在系统1无法解决的时候,它会自动把问题转交给系统2,而不是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我们在看到28*45=?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系统1会作出另一种判断:这个问题需要系统2出马进行运算。这也是系统1的一种判断,将解决不了的问题转交给系统2,然后集中注意力进行分析计算。
直觉性的判断虽然准确率很高,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碰到麻烦,就像上图,我们会作出判断右侧的人会比左侧的人高,这是因为我们的系统1认为,这是一幅立体的图,右侧的人距离我们更远,相对的实际大小会更大。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系统1作出的经验性的判断,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主观地调动系统2进行分析,用工具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