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课程都没有参与现场,每到周五都更忙了。但是我每次会听录音,会做记录。一般的录音很难听进去,但是叙事,一听就听进心里去了。感谢可以好好听录音的自己,感谢可以好好写作业的自己。如果能好好的去做一件事,必须好好的安顿自己的身心。这次准备一条条的回复问题。
1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触,有的还来不及记就溜走了。记是有限的,书写也是有限的。可是心灵的空间是无限的。
感触最深的是叙事重要的不是问话,还是用生命陪伴生命。与生命同在。有时候问了什么并不重要,我在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问话。如果有问话,也是淡淡的,根本听不出是一个咨询师的问话,而是一个朋友,一个亲人。一个愿意去听他生命故事的人。
就如花儿老师所说:作为后现代我们要变成身心合一。不是去跟问题做什么,而是看如何跟问题在一起的。
王建老师说的,让我思考我们是如何在主流文化下生存,又如何保有每个生命的独特和珍贵,又是如何去融合主流文化,活出自己的?这个过程好不容易。
丽丽老师的分享也让我感动,她的坦诚,她的真实,她在传送着爱,她说:“道德与不道德之外,有一片天地,我在那里等你。”我想,做为心灵的陪伴者,我们做的事就是这样的。
认真的听下去,每句话都是一个视野,一片天空……
2
第二个问题,两个多小时的课程。保持专注是很难的。但是我发现,我越来越专注。不过,我听一会儿,会去休息一下。也照顾自己的节奏。
越来越发现,专注的倾听是不简单的。还要回应,还要问话,这一步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要一点点的修炼。我也在慢慢的进步。
从可以专注的听,到有品质的回应,到有空间的问话。我需要好好修炼。
3
用自己的语言谈外化。外化,就是把人和问题分开。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在主流的文化中,问题是内外的。这个理念,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和专家。当透着这样的相信,陪伴是不一样的。看人的眼光也会不一样。
记得自己在陪伴严重得不得了的人的问题时,来人沉重得不得J,焦虑得不得了。我看向她的目光是相信的,是轻松的。然后一点点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常常也忘记了用什么技术。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在外化。
4
本次读书会如果你是分享者(包括观察团)你觉得你在分享什么?你想传达什么?你怎么看待跟老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四个问题,这样。好吧,也老老实实的回答。就像拿到了一副牌,我要好好地打出去。哈哈。
我是一个倾听者,我只是安静的听,大家的分享和话语有流进我的心中。遥远的感谢。虽然我还记不住名字。
我喜欢花儿老师的对话。花儿老师是在与生命同在,也心疼花儿老师的身体。这之间的对话就是在叙事的陪伴。在对话中,我感受花儿老师的灵活、有趣和智慧。这就是叙事的陪伴,这就是叙事的示范,虽然每个人不同。但是那个陪伴是全然的,是用心的。花儿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入心,都透着深深的叙事哲学观。。不再表扬了,她可能又小小得瑟了。嘻嘻。
其实是真的。我在想,何时修炼到花儿老师的境界啊。
5
如果你是倾听者你觉得你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好多,好好的听是不简单的。有的会触发我自己的生命故事,引起联想。
我想,做为叙事陪伴者的听。是需要放空的听。会听到很多的点,要去做回应。怎么的回应是可以贴近到对方的,有时候也在审视自己的回应。
我听到什么?我还有哪些没有听到?听到了又怎样回应?
听,真的是一门大大的学问。咨询师的听,真的好重要啊。
6
根据书上P45'彻底探究问题,将问题拟人化‘这一块下面问题的策略,问题的意图……’找5个内容写出外化问话?(可以是情绪问题,人际关系,认知等等)
好吧,想到一个来找我疏导的初中女孩,她这周要讨论的主题:害羞。
那个害羞会希望你怎么称呼她?她一般什么时候来找你?她找你的时候会对你说些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她说服你了吗?你看她大概几岁了?她怎么会想到要找你?当她知道了,主人这样去看待她,她的反应是什么?她希望和主人保持怎样的关系比较好,主人又希望和她保持怎样的关系?这样的看到为主人的生活更来怎样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