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班的儿子回到家先开了电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看的津津有味。
我推开家门的时候,儿子正要把节目换到我的世界上。
我问儿子,作业写得怎么样了?
儿子说,没有作业啊!
什么没有作业,你们老师在群里发了,让写……
儿子无奈的去关电视。
妈妈出来说,看会电视怎么了?吃完饭写作业也行啊。吃完饭,儿子又去跟妹妹玩,作业早忘到爪哇国去了。
管孩子,父母思想、步调得一致,否则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拖着奶油蛋糕,一个提着藤条鞭------这种方式的家教只有一中可能的结果,就是失败。这个道理讲起来,绝大多数做父母的都懂得。但在现实生活中,采用这种教育分工方式的家庭依然不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里面可能有父母的个性和性格方面的原因。一个就似“奶油蛋糕”温柔甜蜜,另一个则像“藤鞭”冷峻刚强,在教育上的分工是“自然”形成而非有意如此。或者,父母的一方对孩子过分疼爱而不善管教,另一方则对孩子期望过高却无耐心,这也易形成“自然分工”状态。还有就是“有意分工”了。认为孩子犯错又不听教导时,只有藤鞭才能使他就范;孩子讨厌弹琴时,只有“奶油蛋糕”才能使他坐下来练下去。无论是“自然分工”,还是“有意分工”,都于孩子的成长无益。
但是,要不得的只是原始的“分工”本身,其“奶油蛋糕”和“藤鞭”却是不能随同“分工”一起扔掉的。只要不使“奶油蛋糕”与溺爱放纵结伴,不使藤鞭与粗暴蛮横为伍,那么这两样东西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情况下,还是有其存在使用的必要的。
然而,对“分工”也不易简单地一概而论。孩子需要从母亲身上体验到女性的温柔、细腻,需要从父亲身上体验到男性的刚强、魁伟。在独身儿子的家庭中,父亲男性表现不足可谓一忌。个中道理需要每位家长结合自身实情细细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