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θ..θ沉默的真相

先讲两个故事


一个发生在2005年3月,37岁的伊莱恩去医院做鼻窦手术。这是一个小手术,主刀的医生有30多年从业经验,麻醉师也有16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事先没人觉得这也会出什么问题。

可问题还真出现了——麻醉中伊莱恩突然停止了呼吸,主刀医生赶紧给伊莱恩戴所谓的“喉罩”,就是从喉咙中插入氧气管,可怎么插也插不进去。

试了几次,伊莱恩的情况比较危急了。这时可以切开气管,从脖子这儿把氧气管接进去。护士跟主刀大夫说:切气管的设备都已准备好了。

主刀大夫不甘心,说:让我再试试。
他又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这时抬头一看,坏了,时间已过了20分钟。再切开伊莱恩的气管,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缺氧时间太长,伊莱恩的大脑已遭破坏,成了植物人。
面对家属,主刀大夫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但医学不是万能的。”
家属还能说什么?只能接受结果,毕竟他也没参与抢救,过程如何,他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又不懂医,如果他问医生为什么不早点切开气管,医生可以马上回怼:切气管有风险,万一期间患者死掉了呢?责任谁担?
所以多数人会像伊莱恩的家属一样,进了医院,一切听医生的。
这是一个故事,我们再讲另一个故事。
1978年12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73号航班从纽约起飞,要在波特兰市降落。
降落前,在放起落架时,飞机突然一声巨响,发生剧烈震动,指示灯显示,前起落架没放下。机长反应很快,马上把飞机拉起来,一边在在机场上空盘旋,一边想办法。
机械师提醒他说,飞机只剩5%的油了。机长很有经验,说5%的油至少还能飞15分钟,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起落架究竟放下没有。其实对机长这样的老手来说,起落架不放下,他也照样能安全降落,但他不想冒险。
飞机不断盘旋,机长不断想办法,正琢磨呢,一看表:坏了,15分钟时间到了。
结果飞机坠毁了,好在机长技术够高,实施了迫降,只有10人遇难,但这也是一次重大空难。
这两桩意外事件发生在不同领域,但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是老手翻车,都属低概率事件,从专业角度看,很难说主刀大夫与机长的选择是错的。
但两桩事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航空业有强制规定,所有飞机上必须背上两个黑匣子,它会将全部操作过程记录下来,而手术室则没有这个规定。
通过对173号航班的黑匣子分析,专家们发现一个重大问题:人在紧急状态下,会感到时间变慢,操作者觉得时间足够,可事实上时间已经耗尽。
这不是操作者的问题,这是人性的缺陷,靠训练之类恐怕也解决不了。所以航空公司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四步提醒制度”。
如果套用到第一个案例的手术室中,即:
第一步是提醒,护士对主刀医生说:“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
第二步是提警报,“病人状况恶化,也许该实施气管切开术”;
第三步是挑战,“再不切开气管,病人会死亡”;
第四步是严重警告,“我要叫急救队来切开气管了”。
在手术室,主刀大夫是权威,在驾驶舱,机长是权威,下属只敢委婉地提出建议,但主刀大夫与机长都是人,都有人性的缺陷,所以才要设计一套制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反思一下,如果没有黑匣子,这个“四步提醒制度”可能被提出来吗?恐怕不容易。
现代社会发展太快,远远超越了我们本能的进化速度,我们的本能原是为适应丛林生活而准备的,面对高科技环境,我们很可能丧失洞察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直觉其实是不太可靠的。
既然直觉不可靠,那就只能依靠工具。
1912年时,全美国空军只有14名飞行员,8人死于空难,当时还没有空战,就是正常地飞行,结果死亡率超过总数一半。早期美国航空学校学员的死亡率一般能达到25%。可如今全球每年因空难死亡人数不过三四百人,每百万人中只占0.23。
可医疗事故呢?据估计,美国每年会有100万患者因错误诊疗受到伤害,12万人因此死亡。这等于平均每天都发生了一起大型空难。
航空业为什么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率?因为通过黑匣子,总结出大量经验教训,并通过几千条规程贯彻到具体操作中。自1978年的173航班后,再没有民航客机因机长忘了油料耗尽而坠毁,这就是进步。
当然,能不能将医疗和航空简单类比?可不可以在手术室中也安个黑匣子?我回答不了这些专业问题,不如交给专家去讨论。我想提醒的只是:对现代人来说,黑匣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拥有黑匣子思维。
黑匣子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免于黑暗球场效应。
大家可能都打过篮球,刚开始怎么也投不准,可你会慢慢调整投篮的角度、力道,经过一番训练,你可能就成高手了。可是你想想,如果你在一个黑暗的球场中投篮,什么也看不见,投出球去,自己都不知道离篮筐多远,那么你就算练上10年,该多臭还是多臭。
事实证明,没有参照系,不经试错,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
检讨错误、反省自己,这是理性给予人类的最好礼物,所以作为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错误,并主动建立一个光明球场,通过清晰的参照系,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往往很有竞争力,就是因为互联网改造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原来企业对用户,就像是在黑暗球场,只能猜他们的喜好。而有了互联网,就相当于飞机有了黑匣子,可以记录下用户的每一个细节的行为,用于分析,用于企业的自我迭代。
就像现在的很多文化活动,主办方都是赔钱在办,我很不赞同这种方式。
办文化活动也要赚钱的,赚钱本身不是目的。但是它会起到两个附带的结果。第一,你就有钱组织更大的协作,做更好的产品。第二,如果不赚钱,你怎么知道大家喜欢不喜欢?你怎么衡量活动的质量?赵树理先生曾说,我希望农民能用两个鸡蛋换我的小说。这很有道理,农民肯拿出两个鸡蛋,说明他们真喜欢看,否则怎么证明你写到他们的心坎里了呢?赵树理并不缺那两个鸡蛋,而是希望以此建立一个评判体系。
举办一场大型活动的首要条件,是商业上要成立。不见得是为了靠它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取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商业市场的认同度是最有效的价值测试,如果一场大型活动没有票房、没有赞助、也没有版权费,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活动,没有价值。
没有清晰的评判标准,文化活动就会变成秀情怀,就不大能持续发展,质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这就又把自己放在黑暗球场中了。
参考书目:马修·萨伊德,《思维:我们如何理性地犯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
໒(❛c❛)७
ʚ(ᵒ̌†ᵒ̌)ɞ

不迷失是最好的方向
( ๑ŏ ﹏ ŏ๑ )

记得在下面关注我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