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因为《后会无期》,不知误了多少子弟。
很多情况下,我们理不直气也壮,“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我就是不会”。因为“知道”其实是一个很调皮的词。百度汉语基本释义是:“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所以知道可以是包罗万象也可以是九牛一毛。
我可以说我知道相对论,知道宇宙,知道古今中外,知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亦可以说我知道持之以恒,知道白驹过隙,知道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知道这个词就是因为它宽泛,所以我们喜欢用。有时只是知道一本书名,看过一段介绍,或只是买来后放在书架上吃灰,亦或收藏在某个角落里的文件夹下,就仿佛理解了全部。别人问起,“奥,我知道那本书”。可是你真的知道吗?
也许终究只是知道而已。
明代有位大思想家叫王阳明,他强调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知”去“行”也,方能“真知”。真知即理解。不要混淆知道和理解这两个词语。他们不应该算作近义词,两者隔着万水千山而不自知。昨天看到一句《毛选》里的话,就很好的解释了两者的关系“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所以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在盲人摸象罢了。
也就是这些无数多的“知道”麻痹了我们身上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其实大脑比我们想象的要偷懒,它更像一个慵懒的君王“饱暖思淫欲”,它更喜欢去做简单的,有趣的,走终南捷径的路子。
我们家门不出却看尽天下事,误以为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我们挑灯夜读刷爆微博票圈,细数那戏子风流,豪杰无数;我们常常鹏游蝶梦,浮想联翩,滔滔笔下虽有千言,茫茫心中实无一策。
当我们习惯做一个观众的时候,就往往会忽视掉自己。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但人毕竟是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理,知日省吾身。可就是这些三省自省,往往让我们更加焦虑,更加无力,更加彷徨,更加失望,一面念着佛一面破着戒。太宰治自省说:“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踏入社会,在企业主角度,大多数员工不过是仅仅有着年龄上差距的人而已,更年轻就意味着更长久的劳动力。你所谓和在意的与众不同,不过是同为一个养鸡场的鸡,羽毛颜色你或许更花了一点而已。
王菲说“每天都有梦在心里头死掉。”这种消失的决然是突然的又是悠长的。我们大多数人生来就需要过着艰辛的生活,也许起早贪黑,也许无法停歇,也许梦想不断破灭,也许愿望越变越小,也许终日与生活的无力感和失望为伴。
就像我在知乎上看到的:
“真正的暴击从来不是那种当场被打脸的挫败
真正让你痛到不能呼吸、感觉活不下去的
是漫长的时间,和残酷的现实
在一分一秒的,凌迟着你的尊严
它将一点一点的、磨灭你的热情
一点一点的、浇灭你的希望
让你所有的付出和汗水
都像是打入棉花中的拳头
没有任何的反馈和收获”
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事实,事实是你只是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过不好这一生。
《理想三旬》中陈鸿宇唱到“靠嬉笑来虚度,聚散得慷慨,碾转却去不到对的站台。”
此刻我坐在窗台边的沙发上,在庚子年雨过三旬的暖阳里。窗外的麻雀扑腾着翅膀叽喳个不停,扇动的影子随风摇曳在阳光里,那些装饰过生命美好的东西固然珍惜。
可一切的美好都抵不过时间的冷眼旁观,不管雪化成雨,花落成泥,于时光本身而言,皆是过客。
时间不会给你任何帮助只有你自己可以。
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面本杰明写给女儿的一段话结尾。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