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8妇女节,想想时间似流水如此之快,不禁虎躯一震... ...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奉上戊戌年第一篇读书笔记,算是给朋友圈所有的女神献上我的一份小小节日祝福。
今天给大家聊的是:《朋友圈的尖子生》,作者小马宋。
诚如作者所言,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从朋友视角把他朋友圈当中那些有趣的、特别的人的成长经历、行为方式分享给大家,给有理想、不甘平凡的年轻人带来一点思考和感悟,足矣。
全书的主要内容分十个章节,作者通过每人一个章节逐一介绍了10个比较成功的小伙伴(作者对成功的定义是“特别、突出”,而不仅仅只是金钱方面的成功;有趣的是这些人基本上也都实现财务自由无需为钱发愁)。
本书的内容就不过多赘述,主要想表达一些我个人读完此书以后几点想法,希望大家可以后台留言多多交流。
1、选择比努力重要
大家应该都听过小米雷军雷布斯说过的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尖子生这本书当中几乎每个主人公在职业生涯早中期都发生过重大的职业选择,有跨行新生的也有辞职创业的,如今看来他们过的都还不错。
不过就像那句话说的,道理听得再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就好比古代大臣歌颂帝王的颂歌一样全是扯淡。关键是怎么去做选择?我相信这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一点。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对于具体如何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所以我想给的第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是: 定一个标准。
简单点说,如果你对选择一份工作的维度是有钱、有闲、有趣,(当然这三者很难兼得)那么你就要好好想想目前你的工作是不是能满足以上全部条件或者至少满足其一;如果连一个条件都不能满足,那你还整天屁颠屁颠的去公司上班贡献你的廉价劳动力,岂不是很SB?还有很多人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支付宝借呗花呗,不敢跳出来折腾。对于这样的人,只有两个字的建议:“呵呵”,同时我真诚地祝愿你的公司能够活久一点,多养你几年。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案例。
还有第二种情况,你已经准备做出改变,但是不知如何选择,点解?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去做判断,就像“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们很难做到掌握足够的信息去做判断,我们的大多数选择和决定都是基于有限信息的,至于这件事能不能成,剩下的就交给概率或者运气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小技巧就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这事儿成功的概率越大。
所以,关于不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践,果断行动,快速试错,能成最好,不能成立马换方向再来。
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业务很熟悉能力很突出,在自己的舒适区随心所欲。然而今天的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淘汰。我还记得上大学那会,诺基亚售后店随处可见,可不到10年时间,这样一个庞大帝国于无声无息中消逝,还有网传的高速路口收费员面临下岗... ...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这个时代淘汰,连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2、知识决定命运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别人问一个即将40岁的博士,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对象啊,答:“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今天并不是来讨论这个段子的,书中有个主人公叫李靖,别称李叫兽,25岁的时候自己的公司被百度收购而他本人也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的学习方法总结下来就是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但是他看书和别人还不太一样,举一栗子:初中那会好打架,但是他身材瘦弱总是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怎么办?他就去街上小贩那里买研究打架的书籍,回去之后把各种易学易会的打法技巧总结记录,然后就不断地去跟人打架。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最终他成功的成为学校最会打架的熊孩子之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在不需要天赋的领域李叫兽的方法都可以用,就是“方法论+刻意练习+即时反馈”。首先,对于一个陌生的事情你要弄清楚做好这件事情的方法或者关键点,弄明白之后就是不断的练习,练习过程中要将好的或者不好的方面及时反馈出来,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这两天我的家人群里面在讨论一个事情,关于我表妹要不要读研、读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在群里面我没有参加讨论,正好今天说说我的想法。
我个人对于读研是中立的,但考虑到专业(通俗的说是美术相关专业)这块,首先我不太理解一个非985、211类的学校研究生对于她未来就业有什么帮助,其次如果专业技能足够过硬,有足够好的设计方案拿得出手,或者有一些竞赛获奖作品背书,我觉得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用人单位还是会考虑的;如果只是为了延缓进入社会大家庭的竞争,完全没有必要,三年的时间足够把你锻炼成一个出色的设计人才,而这三年如果去读一个双非类院校的研究生,按照惯性来说可能会变得比本科毕业生还要差。
很喜欢这段话,也分享给大家,希望有趣的你们可以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最后,向大家安利个小方案:
活动方案:你有故事我有书
*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可以分享你自己或者你朋友圈的尖子生的故事,我会在下期更新的时候分享给更多的人;
*被选中的故事可以获得Kuma签名的《朋友圈的尖子生》一本;
*仅限3本 ;
*联系邮箱:powerhquan@163.com.
Thanks for your patient reading .
See you next time !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权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