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整理 / 邹佳欣
焦虑,浮躁,这大概是媒体人乃至所有职场人近几年的普遍心态。
作为一个曾经业余的媒体人,最近几年感觉这个行业四面楚歌(虽说每个行业都不容易)。现在的媒体环境可谓是风险重重,一方面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媒体类更是风起云涌,虎嗅网、36氪等媒体打着互联网观察和创业的旗号搅活了一池春水,使原本对信息产业发展反映就慢一拍的传统媒体,更是跟不上这样的脚步。另一方面,大部分媒体人也开始浮躁,在我身边就有不少人“身在曹营心在汉”,赚着媒体的工资,却每天刷着朋友圈,在手机新闻客户端看新闻,私下还在从事颠覆媒体的事情——从以前很多人写博客,到现在运营“一个人的自媒体”,小算盘打的真是啪啪响。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经常有人说,你看一款产品做的好不好,要看开发产品、卖产品的人自己有没有用,你的敌人是否在用你的产品。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比尔盖茨用不用ipad,马云用不用微信,马化腾用不用百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媒体已经败了,纸媒记者很多人从不看报纸,电视记者很多人从不看电视。大家都变成了“低头族”,除了传统媒体的老人可以固守一片疆土外,新来的大学生没有多少人能坐得住冷板凳,毕竟新媒体的风起云涌,使这些还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创办下一个虎嗅,下一个36氪……
这就是所谓现在传统媒体的趋势!
其实,现在新媒体的创业也进入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媒体起来,也有无数的新媒体倒下,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周期也同样适用于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这些新媒体的创办者,要么是传统媒体人创业的,要么是别人创办,而传统媒体人为主运营的,或者是从传统的新闻专业毕业,转投新媒体的。
很多的新媒体都是由传统媒体人创办,所谓的传统媒体潜规则在这个行业依然适用(虽然每个行业都会有一定的潜规则)。网上铺天盖地的揭露网络媒体发软文的潜规则,删帖潜规则,“勒索”企业潜规则……如此而已,这样的新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的“翻版”。
大概世间所有都是变坏容易,变好难吧!
传统媒体的“不好”,新媒体都学来了,而传统媒体的好,却没有留住多少。传统媒体人对新闻作品的精雕细琢,传统媒体人严格的审稿流程,传统媒体人对新闻业务和国家政策的熟谙……新媒体没有多少可以显现出来。不客气的说,新媒体走得是“野路子”完全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自称新媒体;以前的bbs披上了社交的外衣,自称自媒体;电子商务披上了O2O的外衣,宣称了另一种新模式的诞生……一个一个前所未闻的新概念在这个“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的年代纷涌而出,让人目不暇接。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新媒体的原创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即时的新闻来源,而且大多数新媒体的资讯是转载传统媒体的。传统媒体生产内容,而新媒体对其进行放大。甚至很多人说,互联网上最不值钱的就是新闻资讯。以我来看,最不值钱的就是没有价值的新闻资讯,有价值的新闻资讯从来都是值钱的。
如此看来,传统媒体也不是一无是处,新媒体也没有那么可怕。所谓传统媒体人消亡也许只是说说而已。
从我接触过的几位传统媒体人来说,所谓的焦虑感和浮躁的心境主要来自他们对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的不适应感,对置身于一个早已被定论为“夕阳产业”的行业的不安全感,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的不甘心感……他们费尽心思想进入这个行业,却总是抱怨没有机会。即便遇到机会,他们也要慎重考虑一下到底放弃“铁饭碗”值得么?陷入这样的死循环,就会失去很多本身可以把握住的机遇,不懂珍惜,就别去抱怨!
这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大潮中,传统媒体人应该如何应对,是处变不惊,还是积极转变,是安身立命,还是跳出围城,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转变,也只能自己作出判断和决定。多人一起的决定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未来,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传统与新兴之间如何相处?对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来说,这个问题或许在每个行业都是一个困局, 但我觉得这不一定是个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