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课堂上让讲鱼缸理论,去年PK的时候,我是很熟练的,我觉得我还是很熟练,所以直接开讲。当我站起来开始讲的时候才发现大脑一片空白。我差点都说:“完了,我不会讲了。”
我把逐字稿拿出来对着念,才算踏实了些。我告诉自己:不练习,就是不熟练。
当告诉自己一个可操作性的语言,而不是自我否定的时候,语气语态才稍显正常。
2.
每天诵读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我把注意力放在我的声音是不是好听?别人觉得我读的怎么样呢?我读了什么就没有印象。有一种活法儿叫行尸走肉,有一种读书叫只是嘴动了动只是有声音。我只注重外在反应的时候,我只是嘴动,画面感、内容过脑子的就少。
当我告诉自己我就是不熟练,我正在练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猛增。
3.
一个朋友说初中的孩子学习的时候老抠手,咋跟孩子聊?
我说:“你是天天闲得没事儿干,盯着孩子写作业吗?看130节线上课,咬指甲的那一节……”
朋友笑说:“我没天天闲得没事儿干盯孩子写作业,是孩子告诉我她在学校的时候会抠,我就告诉她她有点焦虑,要不要看心理医生,请心理医生给她帮帮忙?”
我说:“亲爱的,咱推的太快了?孩子说她抠手,咱问她一般什么情况下抠手,什么情况下不抠手,做什么能减少这种抠手。如果孩子说压力大呀焦虑呀(就是焦虑是让孩子说出来,不是咱给孩子说出来),咱问她,你这个压力大焦虑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的话,咱说妈妈也可心疼你,妈妈也没招儿,你看你愿意咱找找人,帮帮咱,找人给咱指点指点吗?咱直接说找心理医生,直接把天聊死了……”
回顾跟这个朋友的整个沟通过程,当我把注意力放在她学得还不熟练上,我对她的宽容理解就会多一些,肯定不会一上来就用攻击性的语言。
我的沟通发挥失常的原因也是不熟练,没看清问题,而直接想当然地认为是朋友在盯着孩子抠手的问题。
当我觉得是自己笨、懒、紧张、没水平的时候,我的能量越来越低,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当我把一切归到运用得熟练不熟练上,我会全力以赴去熟练。
成长日记:
今天听到节奏二字,就是不要推得太快。有时候觉得自己还算比较佛系,才发现前段时间在谈判一件事上,我没有管理好过程,节奏没把握好。
听伙伴们提的问题,好多都是我一开始走的坑,或者现在正在走的。听别人的故事,修正自己的行为。
从今天起,我的嘴不是用来瞎X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