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老母亲,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
绘本读了一本又一本,还是没有困意。
故事编了一个又一个,越编越兴奋。
说好的十点上床、关灯睡觉,可十一点半了还在床上蹦蹦跳跳。
老母亲不禁仰天长叹,现在的娃为何待机时间这么长?
是呀,为何现在的娃“待机时间”这么长?
正常六岁之前的儿童,每天最少需要十二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也就是说,正常孩子如果晚上十点入睡,第二天七点起床,中午再午休两个小时,正好是十二个小时,可是现在大部分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你家娃的睡眠时间低于这个标准,说明你家娃很可能存在睡眠障碍。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睡眠障碍呢?
一、白天过多的的物质刺激,让孩子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到晚上也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物质刺激是指外界的各种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刺激。比如,有的妈妈经常喜欢带着带着孩子去逛商场,殊不知这是会给孩子的感官带来很大的刺激,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感觉器官都处于开放状态,也是非常敏感的。商场里大声的叫卖声,震耳的音乐声,五彩斑斓的灯光,都会对孩子产生过度的刺激。让孩子的情绪兴奋无法安定下来。
再比如,有的家庭经常毫无秩序可言,尤其是孩子的东西又多又乱,孩子置身于杂乱无章的家里,经常是玩着手里的玩具又被脚下的玩具吸引了,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孩子的内在的混乱。让孩子无法安定下来。
二、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让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中国古代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固定的运作时间,到了睡觉的时间就该睡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大,每天为了工作和家庭不停地奔波,仿佛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晚睡晚起,早已成为都市生活的家常便饭。
孩子自然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晚睡晚起。睡眠毫无规律可言。台湾著名医师许姿妙大夫在《病是教养出来的》一书中,就提到:
“不是困了,累了才去睡,而是到了时间必须睡。”因为人体的肝脏在下午三点已经开始同化运作了,正常来讲,从下午三点开始,就应该少进食,晚上早早上床休息。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玩累了,自然就会去睡,其实如果细致观察,孩子会越玩越兴奋。明明已经很困了,但是还是靠着最后一点毅力,坚持着。
其实好的睡眠习惯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要父母付出精力慢慢培养,找到孩子的节奏,慢慢的帮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缺少身体锻炼,让孩子的能量无法释放。
中国城市里的孩子普遍是缺乏运动的。究其原因还还是城市适合孩子运动的场地太少了,孩子每天在百十来平的空间里活动,很难释放身体的能量。
所以如果娃有睡眠障碍,不妨多带着娃出去锻炼锻炼。这样既有利于释放身体的能量,有有助于培养孩子养成运动习惯。
最后,分析了这么多,我想说,不管是哪种生活习惯给娃带来了睡眠障碍。都希望各位老母亲看完文章后,能够在陪娃睡觉的路上,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