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北京迎来了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春雨潇潇也带来阵阵春寒,周六天已放晴,周日的下午带子出游,一路从北海公园穿越到故宫角楼,自北长街行到南长街,西华门入中山公园自东华门出,步行五公里,一路蓝天流云美景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能是因为有可能会离开北京,今年的春天,每处景物在欣赏时都会分外有情,一枝一叶总关情,流水落花仿佛都是将要久别的老朋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海公园是我在北京游览次数最多的公园,虽然北京的春天大约是颐和园最美,在我的心里,北海公园闡福寺门前的那棵古杏树已经代表了整个春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惜春常怕花开早,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杏花的美已经被大宋皇帝宋徽宗写尽。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文人对杏花的喜爱依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株杏树长在寺庙的左前侧,身高数尺,俊秀挺拔,枝干旁逸斜出,树皮颇有皴感,红褐色的枝干很有年代感,在春日融和的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泽,生机焕发,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仔细观察杏花,花瓣疏疏朗朗轻盈飘逸,每朵花都向着春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高而清明,地厚而顺宁。阴阳交通,和气流行,泊然无为,万物生焉。”“天地不仁”实为“天地大仁”。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虽然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不过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争相生发,一个花蕊里孕育着一个生命,一滴露珠滋润了一颗灵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许自然的法则,非常之道就孕育隐藏在惠风和畅和一觞一咏之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原泰道禅师说:“逾是容易凋谢的花,愈会无心而尽情地开,也因而更让人感到真实。体会到无常迅速、时不待人这种观念的人,才能认真地把自己完全融入无常的人生真理中。”或许这就是花之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