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路化妆品和愈发华丽的滤镜之下,我们身边的“仙女”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内外兼修的是屈指可数。加上疫情对人际交往的限制,我已经很久没欣赏可爱的女孩子了。不过,数量虽少却还是有的,比如我好友列表里的这个“小闲女”。
为了丰富大学第一个假期,我追逐着爱好的步伐,在寒假刚开始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无戒学堂365训练营”。她是我们基础班的助教,笔名“七兮岑”,我们亲切地叫她“七七”。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人与人的交流碎片化且淡泊,其实七七开始并没给我多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开课后不久我才搞清楚:哦!原来这个头像长得像一条灰色鲸鱼的女生是我的“负责人”呀。
一、
官方的印象来自于开营仪式的那个晚上。一群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来自各地的人却闹得很欢。不知是哪个挑起了“曝照”的话题,群里顿时炸了锅。大多数人都是明明很想给大家一览自己的美照,却又扭捏着装出一份谦虚的样子等着被别人“逼着”露脸。七七是最后一波露脸的。那时,人已经闹的差不多了,看热闹的也散了大半。我本也不喜欢这种喧闹的环境,却因为七七在开营前耐心回答过我的“弱智”问题而决定留到最后“一睹芳容”。
终于,“鲸鱼”头像抛出了一个女生的照片——七七终于露面了!这是一张自拍——女生有一张干净的脸,妆容简单,颜色浓郁的眉毛和大大的眼睛给我留下了印象。她画了一个草莓红的口红,穿着单色的红毛衣,带着同样红彤彤的毛绒耳坠——是正月的色彩。她嘴角翘起一个弯弯的弧度。不过几秒后,同一个角度,她又弹出另一张照片:嘴角下撇,带有搞怪的意味,实在是很可爱。些许的调皮把她从一个写作界的大大一下子拉近到了我身边,还原了一个可爱的姑娘。
自此,我的小老师和七兮岑正式对上了号。
二、
七七是我最喜欢的助教。
虽然七七的言语一向简单,让敏感的我刚开始觉得她有点冷淡。不过两周以来,我发现我彻底错了。七七是个普通的小姑娘,喜欢聊天,喜欢热闹。大家在群里“口嗨”时,她总是迫不及待地加入。后来我发现她有点“冷”的错觉是单调的句子给我的——她很少发表情包,表示开心也只是单独一句“哈哈哈”。不过习惯了之后我便不再别扭了,“字如其人”,七七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利落的女生吗?
看过之前的照片,我知道了七七并不是一个纤细的女孩子,微微有些肉肉的脸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一个有些粗枝大叶的女孩子。事实上,真的是“人不可貌相”。上文说了,七七“不带表情”的话不仅让我觉得有点冷淡,还有些许严肃。我们每日发到群里的文章,只要是她负责点评的日子,一篇也不会落下,全都认认真真地被点评一番后返还给我们。一次,我熬夜直到两点多。忽然,群提示蹦出来一个红圈圈。
原来是七七。冒了个泡后,群里又归于沉寂。
“一定是工作太忙现在才有时间评论。”
我暗暗叹了口气,发送了一句关心的话“七七 早点睡哦,辛苦了。”
“晚安,你也早点休息。”
她回复得很快,一定是坐在电脑旁浏览着我们不成熟的文章吧。
第二天我醒来,已经是大中午。几个小时前七七已经在群里“动员”大家了。我想起昨天没有等到的点评,翻看起群里的聊天记录。看着看着,心中漾起了小感动:一点五十九、两点十五、两点二十七……每隔一刻钟左右,七七的评价必报道。直到三点多,昨天的历史才戛然而止。至此,点评全部完毕。粗枝大叶的印象自此一去不复返了。
三、
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读书、写作、做饭……
嘛,最后一项是我对她好感猛增的原因。看看历史的文人里,业余的美食家辈出——古有苏东坡被贬尚在研究各地美食、孟浩然贪嘴死于“吃鱼”;今有“美食博主”汪曾祺一篇《故乡的鸭蛋》让高邮鸭蛋火遍中学生之间。我自认为,对美食这一美好事物的热爱便是热爱生活的切点。热爱带来的是幸福感。在幸福中成长的小女孩自然是个精致的小仙女啦。
一次在群里聊天,她提到他喜欢图书馆,喜欢在那儿码字。的确,在柔暖的金色阳光里,在木质的书架旁边,闻着古朴沉静的书香,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什么比这更加惬意了。她不是把生活当工作而是在工作里找生活,心宁静而致远,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吧。
她说她以后想想开一家全木质装修的花店或者蛋糕店,在里边写作。美好的愿望——我希望有一天这个小仙女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