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友人总结他的生活状态,说自己总是处于一种「大惯性」中,有一段时间忙到死,像陀螺一样转不停,直到精疲力尽,然后「瘫痪」在家中,滑入一种混沌的懒癌重症状态。我深以为然。就像那跷跷板上的钢珠,一会儿滑向这一端,一会儿滚到那一端,被某种巨大的惯性牵引着前行。
昨天看了利维坦发的「初级佛教现象的神经科学」,说白领对着电脑拿工资,流水线工人的计件劳活,和小白鼠按下电钮便能得到食物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来自脑前额叶的指挥和得到reward后多巴胺分泌之下的驱逐。
换个角度讲,其实也就是「惯性」,当某种行为带来好处,我们便会重复那种行为,某些事情有害,我们便唯恐避之不及,「趋利避害」是成年人的生存法则。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纪越大,我们越依赖惯性,当熟悉了某种生活状态,我们更不愿意去改变。人生苦短,我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尝试一百种人生。
惯性无处不在。是我们一日吃三餐(在放假力的作用下变两餐),是外卖总点那几家,衣服只穿那个牌子,豆浆喝咸的,粽子吃甜的,男友一定要找1米8的。
惯性也在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中。北方人吃面,温州人炒房,博士都是书呆子,gay很自私,张江男无趣,30岁嫁不出是剩女。惯性,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因为我们的脑容量如此有限,一些人一些事注定要化为匆匆扫过的hashtag##
曾经我的工作是辨析商业社会中的层层惯性,品牌如何利用惯性,消费者如何被惯性推着走,新的力量如何改变惯性。还好有惯性,否则我什么都写不了。还好有惯性,让整个社会的运转变得有迹可循。
惯性,是人类惰性的折射,逻辑的产物,对安全感永恒的索求。也是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自己一席之地的便捷路径。
物理老师说,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没有惯性,人会站不住,动不了,地球撞太阳,整个宇宙大混乱。没有惯性,随便一点力就能让我们改变运动状态,看起来是更自由了,却因为万事万物都在随时移动、碰撞,而根本无法形成「物质」。
做不到像神那样全知全能,正是因为各有各的偏见、陋习、弱点,我才成为了「我」,区别于他人的我,一个不完美的我。诚然,现在的我来自过去的我,如果说在专业领域可以靠前人的积累和科学方法不断地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那么在生活上,一个完全倚赖经验的领地,充满了随机性和不可知,我却愿意相信将来的「我」,一种可能性,一种希望。老人言听了千千万,却始终想追逐能刺激自己那榆木脑袋中多巴胺分泌的illusion。
但我真的能决定我吗?「自由意志」到底存不存在?
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并全不是自己赤手空拳得来的,何况我什么都还没有。我的口味来自家乡,性格被家庭影响,所谓的「品味」不过是消费主义裹挟下的盲从。现代技术为我提供越来越多的人造便利,条件是我出让了自主思考的权利,甘愿化为服务器上的0和1。
无数的惯性汇聚成一股大惯性,推着人类社会繁衍生息。我不想用「进步」,因为我怀疑社会是否真的在「进步」,一些人的快乐构建在更多人的痛苦之上,解决了一些烦恼,却生出了更多的问题。每个时代都是最好也是最坏,因为我们看不到过去和未来,只能依据当下去做判断,真的像足那只按电钮讨食吃的小白鼠。
我也不知道,伟大的城市文明,是否比原始丛林更合理。城市,更像是现代人为自己编织的一道安全结界,走出这道界线,偏离了我们的惯性,便会惶恐、不安、无法适应。出门没有滴滴,转角没有全家,办公室没有咖啡机,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院线大片,任何一桩「惯性」的缺失都足以让我崩溃。
于是我明白了,惯性就是一台巨大的滚筒洗衣机,我置身其中,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