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罗列事实
制定26项计划(其中计划外3项),完成18项,达成率69%。
第一优先级6项,进度达成70%。
二、从事实中找优缺点
1、优点(突出):
与Level合作完成新教师成长体系业务流程
2、缺点(突出):
参加了共读活动,能够做到早起,但是时间利用率不高,而没有形成作品输出。
三、找原因
1、优点原因
想法:这是自己6月份的第一优先级工作;既然这么重要,那就必须完成。同时,建立这个体系也是Level的职能之一,而且她自己做了很多探索。与她合作完成这个体系,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想法。
假设:这个体系能够建立的几个前提----知道建立体系的思路、积累了建立体系的材料和体验。和Level合作的前提---双方都有意愿做这件事,而且在这件事情上都有势能积累。
原则:增加认知深度、能力圈范围内、边际成本递减。
原则假设:与资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2、缺点原因
想法:觉得这个共读活动非常有价值,又是易仁永澄老师领读的,必须参加。
假设:当时我的假设是我已经想清楚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共读活动,参加这个活动需要匹配的资源是具备的(我能够做到早起,我有时间参加共读,参加完后我有时间完成输出),我能够结合现在的资源配置确定好自己参加这个活动的标准。
而实际情况是,首先没有想清楚,其次是没有与现状资源匹配。共读的第一周全部参与,但是读前没有准备,读后没有输出;第二周早起时间全部拿来备课,只是把共读的APP打开,就放在一边,作为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违背的原则:没有做到以终为始,没有与资源共振。
原则假设:人生观--回到真实世界。
四、对不好的进行改进
1、问题:
没有想清楚就乱动、不与客观资源共振
2、关键点:
想清楚了再动、做到与资源共振
3、解决方案:
按照Have to be的思维,把以上假设再梳理一遍。-
--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活动? ---符合决策的五个策略。
---参加这个活动匹配的资源 ---读前准备需要30分钟,头一天晚上睡前想尽方法去找;读后输出需要40分钟(6点10-6点50)。备课必须提前一天在学校完成,绝对不能带到家里。
---结合客观资源我的共读标准 ---暑期7月上旬课程比较密集,把老师领读的内容用幕布的形式以最低标准输出出来;7月下旬,提升幕布输出标准,同时用简书进行深入思考,与自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