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系列随笔的第一篇,选择鲁迅,并非在未来的人物中,他成就和地位最高,只是既然是随笔,那就想到谁写谁吧。
鲁迅先生,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享年55岁。
鲁迅先生的过世,因为有其生前的X光胸片留世,已被医学界公认为严重误诊:实为气胸,但却被以心源性哮喘来医治,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相信每个国人都从小耳濡目染,无需再一一道来。而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那是至今也无法撼动的!在当年,就有“鲁巴茅郭老曹”的排序,这6人,除了最后这位“曹”曹禺,有些人可能会陌生外,其他四位:巴金、矛盾、郭沫若、老舍,那是绝对的如雷贯耳,即便最后这位曹禺知道的人不多,相信他的代表作《雷雨》,知道的人,不在少数。这6人,鲁迅可是冠绝于首啊,可想他在文坛是如何的了得。
鲁迅的死,不能不怪他自己,正是他性格中的固执,直接害死了他。早在鲁迅发病中期,就有他国医生对他日本的家庭医生提出过诸多质疑,但是鲁迅“屏蔽左右、乾纲独断”,依旧坚信他的日本家庭医生。其实鲁迅从发病到逝世,时间很短的,而且并非什么疑难杂症,说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也并不为过。
但为何说“不长寿也是一种幸福”,这就不得不说到鲁迅的晚年,这也是他性格缺陷所达到的顶峰。因为当时骂鲁迅的人可真不少,至于为何,这个也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有兴趣的可以度娘。但鲁迅呢,滴水不漏、一一回击,而且是骂人不吐脏字的“绝倒好处”。再看当时的背景,鲁迅逝世不到一年,七七事变爆发,如果鲁迅不是一直被误诊,健康的活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就以他晚年的这些文章,再继续、甚至更言辞犀利的下去,后果我是不敢想。
毕竟鲁迅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历史人物,无法假如可能的情况发生。但他会毁了自身肯定确切无疑的,至少他的一生也必将会毁誉参半。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豁达,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