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利用少量的空闲时间便能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看起来很是高效,但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因为时间少也就意味着你阅读的速度要快,吸收也要快,但更多的人却并不能兼顾两者,一旦速度快了,看过的知识很快便忘记了,自然学不到东西。有效阅读并不难,所以你无需烦恼,完成下面三点即可:
01
在你阅读前,你肯定是怀有某种期待的,对于娱乐新闻来说可能是满足好奇心;对于专业来说,肯定是提高技能,增强个人能力,获得高收入;对于应试,肯定期望获得证书,开启某一项技能的钥匙。总的来说,你阅读的行为都是抱有目的性,对于不同的阅读目的,你也要清晰认识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能相同。
娱乐类的尽可能快速,浏览一遍,大体内容有个印象即可,当然,如果有你需要的素材,用备忘录记下来,方便日后查看;专业技能类这类的书籍阅读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不是扫一遍就可以的,你要边看边记笔记,有不懂得一定要搞明白,不然后面的内容你根本跟不上。要善于使用搜索引擎,尤其是谷歌,你的问题很快就有答案。鉴于每个人知识水平高低而有所差异,上述方法偏向于初学者。应试类这个真的没有太好的方法,你要想高分,那只有努力的刷题,背知识点了。文学类书籍有些是有年龄限制的,你要学会取舍,几年前我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本书,硬是没看懂,当时蛮沮丧的,但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就关于这本书的观后感,然后就释怀了,不是我这个年龄能理解的,还是要学会放弃。文学的书太多了,这本不适合,总有其他值得读的,并且读得懂。所以这类书籍细读也好,泛读也行,看你自己把握。其他类的书籍由于资历有限,就不献丑了,如果你真的需要建议看一下这本书:
02
阅读完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子了,我用到某个知识点直接从大脑提取就行了,这样想是没错,却忘了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有些内容过几天就会忘。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前几个星期学习的知识点,在考试前没有复习,真正做题的时候发现忘记所学的知识,看起来很熟悉,下笔就什么也写不出来。至于心理,身体原因排除在外。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就很直观的展示了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遗忘变化。这也决定了你要不定期的去复习,加强记忆。尤其是专业技能,应试类书籍,其他的随你心意。只有自己吸收消化的知识,才能成为自身的养分。
03
知识的输入很重要,但输出更不可或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人尚且如此。在如今这个时代,知识就是金钱是最好的体现。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各种读书APP,个人微信公众号如春笋般一夜之间全冒出头,各种课程收费,让你获得某项技能。只要你有能力,就能把知识变现。李笑来老师也提到“践行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手段。”践行同样是输出,尤其是阅读心理,理财方面,绝不只是只是记记笔记,就能完全消化这些知识的,必须有实际操作才行。但如果是文学和成长类书籍,那么写读后感,书评和文章就是很好的输出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不同的书籍输出也要有所区别,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