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会议,在战略分解的过程中,各团队一直讨论关于客户在哪里,怎样找到精准客户?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客户的概念是什么?
我通过查询,得到A I的智能回复:
客户的概念是指用金钱或某种有价值的物品来换取接受财产、服务、产品或某种创意的自然人或组织。
他们是商业服务或产品的购买者,可能是最终的消费者、代理人或供应链内的中间人。
在商业领域中,客户可以存在于各种日常活动中,包括个人或企业组织,他们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客户”这个概念还可以泛指企业的内部员工、代理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以及企业价值链中的上、下游伙伴。这些都是企业在不同层面上所服务的对象,也都属于“客户”的范畴。
通过以上概念的解读,由此引发我的思考,那关于员工和老板的关系,是否可以互为客户关系?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来说,无论任何场景,对客户首先是把服务放在首位,其次会高度重视对方的需求,然后会全心全意、用心真诚地为满足对方需求而持续努力,以期达成共赢。
在我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有个发现:如果仅仅以劳资关系来定位员工和老板的关系,那员工往往就处于坐等分配工作任务的被动状态,同时打工者的心态也让双方处于极不平等的状态,尤其是员工更易有受害者心态来对待工作任务,主动性大打折扣,工作效果则差强人意。
那如果转念一想,以客户逻辑和客户思维来定位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双方以彼此服务、彼此赋能为目标,以挖掘彼此需求、匹配需求开展工作,那心态和效果则完全不一样了。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下级)为老板提供服务,把老板当客户,很常见也很容易理解。
反过来,老板为员工(下级)提供工作支持,给予资源帮助等(如参与项目推进、参加协调会议、提供自身稀缺资源等),那员工(下级)就是老板的客户了。
这便是所有人服务所有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