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活在当下"更重要的是"活在未来"的能力。
“活在未来”,指的是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预测能力,为未来将面临的一切做好准备。让你的元认知能力“活在未来”,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刚需。
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你有准备,是因为你能意识到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为将来的生活提前做努力和知识储备。所不能一味地低头赶路,要适时地抬头看路,顺便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思考一下前进的方向。
现实生活中,“斜杠”这个词,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这些人时刻对现实保持着好奇心和观察力,不断了解和感知当下最流行的动态和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动向。“斜杠”以身兼数职为自己保驾护航,探索着不同的领域,即使一个领域出现不好的势头,其它领域还可以打开一扇窗。
目前,很多传统行业经受着市场洗牌,以前光鲜亮丽的外企职员,不断遭到裁员和降薪;以前稳定无忧的铁饭碗,现在采取竞争上岗制;尤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洗礼下,很多传统的岗位将被机器所替代。
有一位杰出的职场作家,她当年在一家传统企业担任财务经理一职,业余时间,她始终对文字和分享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毅然辞掉财务经理的职位,去到培训行业,从头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做教育和分享,这件事被许多同事不理解,也为很多人所不齿。
然而,后来这家传统企业逐渐没落,以前的同事纷纷下岗,她却经过积累和运营,做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赚到的财富是以前的十多倍。
她开始就预测到了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于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不断学习工作之外的知识,积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面对新形势和新状况没有手忙脚乱,反而实现了新的定位,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李笑来当年投资比特币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在“作”。后来比特币大涨,这些人就开始后悔和焦虑。然而李笑来并没有在比特币涨价后就立刻出手,而是继续持有,当出现小幅下跌的时候,那群人开始唏嘘感叹,李笑来依旧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在自己觉得合适的时机抛售。正是对自己的预测力有着足够自信,才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比特币之父”。
后来做知识付费也一样,李笑来意识到知识付费即将到来,就开始着手投入进去,后来跟“得到APP”合作,做成了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专栏。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要重要得多。这就是“活在未来”最朴素的方法。
再回到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元认知,这个词我们前面也已经讲过。可以说,具有表现型型人格的人,他的元认知活在当下,而具有进取型人格的人,他的元认知活在将来。
其实最早提出这两种人格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他在Ted上有一个著名的演讲叫做《相信自己可以进步的力量》,他认为表现型人格更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于是,只要有可能做的不好,就会导致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很差,所以他们就直接不去做了。然而,进取型人格更加在意自己能否变得更好,他们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他们始终明白,最重要的是,虽然自己暂时表现不够好,但只要坚持做下去,持续练下去,一切都会有所改善,甚至必然有很大的改善,就好像什么都无法阻挡他们一样,他们总可以”奇迹般地成功。
在达沃斯论坛上,马云曾说过自己被哈佛拒绝10次:“我习惯了被拒绝。”
马云年轻时失败不断的经历,考大学失败三次,考高中失败两次,这些当年“不甚光彩的事迹”在人生耀眼的时刻,味道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被问及“这些被拒绝”的经历对其人生是否产生影响时,马云坦然笑答:影响就是我习惯了被拒绝。
马云似乎从不避讳谈及过往,他甚至还抖出了更多自己被拒绝的料:我复读了3年,参加过30多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我参加警察的招聘,5个人里录取了 4个,我是唯一被拒绝的。甚至后来参加肯德基服务员的面试,24个人面试,录了23个人,我又是唯一被拒绝的。我向哈佛大学递交过10次入学申请,每次都毫无例外的被拒绝。
马云就是典型的“活在未来”的人,他坚信未来的美好,没有被一时的挫折打倒。
所以,在培养“活在未来”的能力时,不仅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分析提高预测能力,保持对未来趋势的敏感性,还要找到正确的方法,用乐观的心态去坚持和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做正确的事,即使走得慢一些,也终将会到达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