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
因读了老舍先生的散文集,而发现散文集是简短好读,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的读物。短短一篇读的不费力,也不怕被人打断思绪影响对整本书的理解,而且散文中包含作者的很多生活哲学,是很适合了解作家的读物。而我甚喜“雅”字,小女的名字中就有“雅”字。对有“雅”的东西,也要多看两眼。便拿起书架上的另一位名作家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这本书开篇《雅舍》便介绍自己的住所,以及为何称这本书为《雅舍小品》。虽称为“雅舍”,但实则颇为破败不堪,蚊鼠侵扰,纸糊窗,烂泥墙,漏屋顶。如此这般,梁先生也只是六间居其二,此房非梁先生所有,仅是房客。从居住环境上来说实在称不上是“雅舍”。但梁先生却有一颗欣赏“雅”的心,有一颗不俗的心。“‘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此室,即知此是我室。”梁先生不论到何种环境都能将这个地方打上自己的烙印。可见也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
梁先生也写孩子,但没有老舍先生写的那么风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教育理念也是倾向为严父。但梁先生写“女人”和“男人”,确实写的很是生动与精彩,对于女性的购物时的心理描写真是细致入微,实在太懂女人了。写“下棋”也是如此,“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做出不介意状,因为既不能积极的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的减少对方的乐趣。”梁先生真是洞悉下棋人的心理。像这样洞悉人性,心理描写的地方在这本书中很多,关于人的外貌神情描写也很是精彩“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生生的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珠不知翻到那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烫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申请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
梁先生的文风与老舍先生截然不同,梁先生颇爱咬文嚼字,引经据典,虽不是每篇,但也十篇里有七篇会出现我不认识字,或者是我认识的字但组成的词的意思不是十分明白。所以虽是散文,但读着读着就要百度一下,这个字词或是这个典故有出处,是何意思。这感觉就好像在听妈妈讲道理,很有道理但总感觉哪里不舒服。许是我国学底蕴差,影响阅读的感觉了。还是更爱老舍先生。
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梁先生的咬文嚼字吧,“砉xu然一声”,“羼chan杂粮”,“濯zhuo足万里流”,“嗒ta然若丧”,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这本散文集还真是不适合我的碎片化时间阅读了,一直边查字典边标记读下来的。下周继续跟着梁先生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