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还没有多少时日。若是浅谈其中的心得,似乎也有所获。
阅读和写作是一体的。因为阅读是练笔,写作是实战。其结果都是写作水平的展现。那么如何练笔,怎样实战,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阅读,首先需要摆正心态,我认为这个很重要。
很多读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看一部作品,就像是在看电视剧,我们往往是对里面的故事很感兴趣,想要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猜想作者到底要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其实这是一种结果导向的阅读方式,如果写作也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方向就偏离了,这样是没法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所以要努力避免这种没有思想,没有深度的快餐式阅读。
那么到底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是正确的呢?我心中的答案就是探索。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应该听过,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阅读也是这样的。好的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洗礼,往往给读者传递了一种思想,而不是陈述一个故事。仿佛你能感受到里面人物的灵魂,会不自觉地漫步在作者的创作中。什么是漫步?快慢的慢吗?当然不是,这里的漫步,在于享受,悠闲,放松。好作品给人一种神秘感,惊喜,你能感受到自己随着作品发出一系列的情感波动。用老师的话来说,作品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你的脑海里面,有没有一部电影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觉得很有味道。想想看为什么你会觉得好呢?是因为故事讲得好吗?可能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故事好。如果理解为故事好,那就比较表面化。因为故事好不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人会在乎一个故事的好坏,但是我们会窥探自己的内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的共鸣。这种共鸣似乎穿透了你的灵魂,卸下了你的层层伪装,留给你无限的遐想和沉思。怎么理解呢?就是你在看作品的时候,仿佛它看透了你的心思,你不再带任何世俗的偏见和个人的情绪,回归到了最初状态,客观冷静。我理解为这就是作品的真。
这个也很好的理解了老师讲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皮囊。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名著,都是通过“看”这个行为,认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始终都是在看自己,我们不可能越过“看”这个行为,凭空地看自己,总有个参照物吧,像面镜子一样反射到自己。
再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要说以看故事的心态去阅读,那么我们只需要读个内容简介。一个原本平凡的证券经纪人,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讲完,你能从这个故事简介看出点什么东西,感受到什么吗?很显然,什么也没有。就像是一个概念植入我们的大脑,没有任何感受,也调动不了你的情绪和思考。或许,有那么一刻你心里会想,这人傻子吧,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去追寻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很难去理解这种行为。
但是当我沉浸到作品里面去,我就有了自己的领会和感受。我体会到了很多关于人性,关于梦想,关于磨难,关于取舍的理解。什么理解呢?比如说前两天群里看到的一个乞丐的视频,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惊,为什么?因为我好像看到了月亮和六便士里面主人公的缩影,一个追求灵魂深度的流浪者。当然这是我的第一印象,我很快把他跟作品联系了起来。虽然我不清楚这个乞丐身上到底隐藏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我的角度变了,思想也变了,变得不再肤浅,不再轻易地评判一个人,一件事。读书让我变得成熟了,变得深沉了。当时,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对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心无旁骛。这个收获,是我自己探索出来的,不是从故事里面找到的。
所以说阅读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怎么探索,问问自己,在你的心里有没有了答案?很简单,享受过程,那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体验。所以我们说看书可以净化心灵。我想,这也是一篇好作品的美感所在。那么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这样反思,如何去抓住生命体验过程中的东西。
阅读要放松,只有在放松的状态里,我们才能看到平时被忽略的东西。这个我稍微简单的提一下。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作者在写很多跟主角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和事。那么我就要思考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这些真的有写的必要吗?当我仔细回味,发现这些人和事恰恰推动了作品的走向。
我们工作了一天,脑海里全都是一些琐碎的人和事,感觉很难从生活中抽离出来。那么我们需要放松一下自己,听听音乐,散散步,让这些思绪慢慢淡化,淡到你能发现生活的其他东西。比如头顶飞过的鸟儿,路边悄悄开花的树木,河水流淌的声音,空气里传来远处田地里劳作的声响。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些生活的细节,你在平时从来都没有去在意过。只有在你放空自己的时候,才会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而且你会觉得这些存在挺美好的,它点缀了我们的生活。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天,我在一家餐厅享受美食。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感觉器官会特别敏感,你会注意到周围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听到一些有趣的话,看到一些有趣的人。但是这些人和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他们自然而然地给餐厅增添了生气,有种很和谐的感觉。然后,你发现,间接地他们似乎又跟我有了点联系。在餐厅这个画面里,似乎所有人都是主角。对我来说,它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去掉它,我的生活似乎有点不丰满,有点枯燥乏味。
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你能感觉到作品有了画面感,不管跟主角有没有联系,就这样自然流淌着。
再来谈谈写作的感受。
阅读要快速,但是写作不能求快。写作要慢,要细。
刚开始,我对写作只是简单得理解为一种情感宣泄,一种生活记录。有感受写,有心情也写,所有调动情绪和思考的都写,不管有没有意义,落笔就是一篇文章。回头再看看,这样的文章人人都可以写。写在纸上的这些文字,就像老师说的,只是一堆材质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可言。
为什么没有意义,这些写作都只是我的个人情绪,某一段时间的个人感受。一个人看待事物会经常改变,但是作品是独立存在的。怎么理解这句话,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的情绪变化,我们每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而作品往往会摒弃这些表面化的东西,让事物回归到最初的状态。所以作品更深刻,因为它是从你心底打捞出来的,是有深刻思想和感情的,而不局限于表面。这个在爱默生的散文“灵魂”这一篇里也提到过:我们所参照的事物是外在的,短暂的,而灵魂则是内在的,永恒的。
我小时候看电视,对男女之间缠绵的情感故事特别感兴趣,我可以直接看到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情感发展路线,甚至猜测到他们的结尾。长大后,我再看电视,我的注意力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恩恩爱爱的男女故事已经吸引不到我了,好像这种个人情感已经淡化了,我更关注的是故事里面的其他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你目前思想所能触碰到的一些东西。简单来说,一个小孩子的角度跟一个大人的角度肯定不一样,因为大家不是一个世界的。那么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一定不同。我们在写作时,看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写作的方式。
那怎么个慢法呢?也是老生常谈进行意象的思考,沉浸进去,缓慢展开,慢慢浮现。把落在大脑里面的东西发酵处理。这个意象的打捞,村下和听见老师都已经说过了,我也还在努力尝试的阶段。对写作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再下笔确实困难了很多,因为你不在一时兴起地写。其实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对写作的认知。
当我们沉浸在作品里的时候,你会发现,最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某个细节部分。老师说,所有的描写都是心理描写。那么心理描写一定是很细腻的,才能感染读者,另其沉醉其中。
比如说,你跟我说某某人是个好人。对我来说,好人只是一个概念,无法落入大脑。好人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不写出来,读者是体会不到的。文章写得细腻了,思想感受自然也多了,慢慢推进,最后直击人心。
还有一点要弄明白,我们是在写文学作品,而不是文章。
对写作有了一定认知后,文章自然避免了俗套。指尖流淌的不再是你的执念,而是作品本身在那里流动。有一种感觉,这些文字不是你原本想写的,仿佛有种力量在牵引着你,把你带进了文字里。老师说把梦当现实来写,把现实写魔幻了。我理解为这就是文学的艺术性。什么是艺术,在你的脑海里,或许有一点模糊的概念。比如我们常听说这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部艺术作品。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美好的,当然也有一点抽象,我们没法用语言去解释清楚。唯一的解释艺术就是真善美。
我写文章的时候习惯性地先拟好标题,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内容偏离了标题。这种感觉应该是对的,说明你的心里有了方向。拟标题是个错误的做法。因为在写之前,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作品会如何发展下去。仿佛文字有了生命,不再受你控制。所以标题一定是最后才加上的,它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导向作用。拟好标题实际上限定了你的发挥,就像大纲,框框架架阻碍了作品的流动。
总而言之,多读多写多思考,总能从中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慢慢地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个过程是考验人的,也是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