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行为偏差

相关文章
分散化不足
简单分散化
过度交易理论
处置效应:卖出行为偏差
买入行为偏差
羊群效应

涨停敢死队事件
涨停敢死队会在股票涨停买入,在第二天卖出。赚的是这个追涨杀跌的钱,它买入事件是涨停后的5分钟内,比其他的人掌握信息更要快。
这策略里利用了两点:
一是利用了售盈持亏,想要尽快落袋为安的人。
二是利用后面信息落后,闻风而来的人,赚的是这个信息差价。

它利用了两个交易偏差
一、短期的追涨杀跌
这个追涨杀跌是往回看的造成的。总认为历史会重演,涨的会继续涨,跌的会继续跌。这过分支透了市场的信息。
敢死队是有意识的,普通投资者是无意识的,这导致交易节点不同。普通人不能做到和机构那样的交易精确性。
这是机构的行为金融交易策略——预测别人的错误,并且利用他们的错误。

二、有限关注偏差
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是在那些引起“关注”的股票中进行选择。做广告、新闻、获奖等容易引起关注的事件,就可能引起买入,这也被称为“有限关注理论”。
同时,不少投资者相信“利空出尽是利好”,坏消息释放以后就是一种好消息,因此净效应也是买入。这就是有限关注理论的原理:只要是引起关注的事件,都会引发买入。

敢死队知道股票涨停会上榜,而上榜了就会吸引人关注。然后敢死队就利用了人们的有限关注来获利。
一般有以下几点会引起投资者关注的:
(1)交易量增加。股票放量会引起关注。
(2)有新消息发布。比如公司财报。
(3)有极端历史消息。比如涨停或跌停。列入榜单的股票对投资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投资者普遍存在“追涨杀跌”和“有限关注”行为,所以才会被机构利用来套利。
在真实市场上,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主要运作原理其实就是:一部分投资者要犯错,而另一部分理性人或者说专业机构,利用这种错误来盈利。

其他买入行为偏差
(1)倾向于重复做同一只股票
这是熟悉偏差,或者说是本地偏差。人的模糊规避,让投资者做熟悉的股票。
(2)摊薄成本
跌了会追加补仓,在心理上会觉得成本降低了。但这是由于狭隘框架和参考点效应造成的。
正确做法是往前看,要有全局观念。

总结
对于投资者的追涨,正确的做法是决策不要太冲动,而且投资不要往回看。
有限关注会让投资者关注热点股票,从而买入。
还有重复做同一只股票和摊薄成本偏好。
要避免狭隘框架和参考点效应,应该扩大视野,往前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