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原本打算今天的文字不要过于沉重,清明,有更多让心灵怦然心动的东西。但是,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还是那片人来人往的扫墓烧纸的场面,那个喧闹的青山头,那灰蒙蒙的青烟,那些很多年不见的故人……
年年此时,四邻八乡几乎所有的人都来此地报到,没有谁家可以幸免。在死亡面前,众生皆平等。
我们到的时候,车子已经排到大路口,从这里往上走,还有好一段路呢。就在此时,妹妹打电话来,说上面有停车场,还有很多空位。原来,许多人不知道上面能否停车,为保险起见就排在了人家车的后面。
停车场已经水泥浇筑好,可以停泊二三十台小车。台阶两侧各安放着一个灭火器。有人在巡视,文明祭扫,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这里安睡着我的爷爷,奶奶,还有亲爱的父亲。看到爷爷墓碑上的名字,随即关于爷爷的点点滴滴记忆即刻复苏,爷爷奶奶,以为已经走远的亲人,再一次变得那么切近。
父亲的墓碑上,刻着我们姐弟三人的名字,父亲的照片已经模糊不清,屈指一算父亲离开已经十三年,十三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只要触及到这方冰冷的石头,就觉得肝肠欲断。这方矮矮的坟墓,瞬间就会让我泪奔。它每一寸的坚硬冰冷,在我都是柔肠温暖。抚摸着它,就好像父亲就在眼前听我絮叨,就感觉父亲一定能够听到。虽然,也不过只是冰冷的一方石头罢了。
仔仔细细地撒一圈石灰线,细致地烧纸钱,将垃圾杂草细心清理掉,为墓前的万年青清理掉枯叶,填一些泥土。做这些时那样虔诚,好像父亲能够看到,能够享受到清洁和安宁一样。
然而,我看到——
那些乱丢的塑料袋,红的,黑的,白的塑料袋,随风在飞舞;
那些去年插在坟前,经过一年风吹雨打之后肮脏和惨败的塑料花;
那些祭扫留下的各样垃圾……
还有,各种各样祭扫的人群——
有父子俩,一直在墓前玩手机,不知道他们祭扫的是谁?
有人在墓前嘻嘻哈哈,大声地和别人打招呼。把此地当作公关活动场所。
有人从很远的外乡赶回来,各地牌照的车,也不奇怪,回家祭祖,以后也很有可能长留这里。
有个上海知青把爸爸妈妈安葬在这里,因为上海市的公墓价钱太贵。于是她的兄弟姐妹全都从上海赶过来,来祭扫父母,来看他们的一个姐妹。
偶然看到这段话,确是说尽了普通人的生死观。
“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一旦他们离去,将给你带来最沉痛的打击,最亲密的人的离去会影响你的生死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生活在感慨,我与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