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就是「打鸡血式教育孩子」,不停地让他们去拼搏。
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家长们就开始氪金练号,最怕的就是其他孩子已经成了满级大号,自家孩子还在新手村。
于是家长们就在教育上斥巨资,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目标是让孩子进入好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但是“鸡娃”教育是否真的有效?是否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其实“鸡娃”的出现,就是当今中国社会小家庭的缩影。
在外打拼的爸爸+焦虑着急的妈妈+被揠苗助长常常崩溃的孩子。
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说:人类的需求总是从金字塔底层出发,满足后才会进阶到上一层。
从生理需求到安全感,从归属感到尊重,最后再到自我实现。需求都是一个一个实现的,不会跳着来,更不会倒着来。
但是大部分鸡娃,都是倒着来,从塔尖开始,塔底结束。
爸爸工作繁忙,家对他们来说就是休息放松的地方,回家后处理工作就是娱乐了。而往往妈妈会承担工作回家后的生活琐事,导致身心疲惫。
压力从父母投射至孩子身上,焦虑代代传承
大部分鸡娃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从塔尖开始的。
他们十分笃定自己的孩子是天选之子,有无限的潜力。所以打自己把孩子生下来了一刻,他们就不再是自己。而是那个揠苗助长的农民。
他们无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方方面面棋胜一子。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被家长推上了跑道,从生下那一刻就开始被比较着。
“这孩子一出来就哭声大,将来肯定有出息。” 但 这仅是个开始,后来这类家长就会开始要求抬头、翻身要快人一步,情商智商逆商也不可以低人一等。
说白了这类家长就是在与孩子的天性对抗。
婴儿一岁以前处于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阶段,这个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3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意在培养“人上人”的父母却意在培养“更高级的东西”。
比如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岁拥有分享精神,2-3岁要报上早教班等等,意欲在短短两年挖掘出全部潜力。
毕竟他们对于“一步慢,步步慢”的说法坚信不疑。
结合我周围的状况来看,绝大部孩子小时候都遭受过鸡娃和家暴。
说爸爸比妈妈鸡娃几率低是不绝对的。
作为一个95后,我们这代人的父亲或者母亲往往都是暴力式鸡娃的。
我有个朋友,她是个坚定的丁克女孩。丁克的理由是无法面对孩子,不知道孩子不听话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害怕自己会像她妈妈一样打孩子。
她有过不止一次小时候被父母打耳光到流鼻血,被逼着背单词的经历。
鼻血滴在单词本上,自己那么委屈那么恐惧那么不甘那么愤恨,眼泪含在眼眶里打转,却只能僵持着身体,保持着那个专心读书的姿势。
很多家长只知自己鸡娃的焦虑,却不知被鸡的娃如何痛苦。明明那么想去玩,却只能被按着头念书;明明那么困倦那么想睡觉,却被要求必须写完。
就拿我自己说事。
我小时候爱玩,叛逆,会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所以总算生活还有点盼头,下课那十分钟、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放学回家路上那一小段旅程,是唯一的自由时光。
而等待周末、等待放假、等待成长后挣脱这个牢笼则是活下去的意义。
吃饭的时候都会想着这顿饭能吃得无限久,跳房子的时候会想着永远分不出胜负永远没有终结,好像这样就能遁入某个时光虫洞之中,逃避接下来的繁重学习任务。
而对于自己找乐子的能力有限,无趣又寡言,爱钻牛角尖,甚至被校园暴力、被其它小朋友当成发泄沙包的人来说,他们的痛苦肯定更加难以想象。
因为自己感受过那样痛苦,所以我决不允许这样的悲剧再发生在我以后的小家庭里。
我希望我的孩子什么年龄就做什么年龄的事,他想玩就去玩,想学就去学。只要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健全有用的大人就行。
今年春节爆火的《你好,李焕英》,我想能在90后之引起你如此强大的共鸣和狂欢式的推广。触动了观众心弦的情节,可能仅仅是那一句:“我的孩子,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毕竟这句话对于中国家长而言说得出,做得到的却很少。
但说实话,
家长这种豁达的心态就需要孩子有足够的底气不必面临将来的激烈社会竞争,
有足够的余地不会被未来的某种压力打垮。
普通人家的孩子确实难有这样的条件与资格。
所以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是让他小时候活在地狱,增强力量磨炼意志,以便长大了能够应对激烈残酷的竞争。
还是让他小时候活在人间,大了以后生死由命成败在天,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我周围和我差不多年纪的95后,大家的选择都是逃避。
毕竟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苦了,在泥沼中挣扎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再带一个新生命一起受苦呢?
所以针对【鸡娃】教育,我本人还是觉得给孩子健全的童年最重要。他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抉择。他的一切抉择都会有未来的他去承担。
我们作为父母,不让他们走歪路,成为一个健全有用的大人就是最好的了。
毕竟智者如田中茂树在《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说:“与其拼命教孩子如何将做不到的事情做好,不如心底里想着总有一天可以做到的,耐心地守护孩子,等待孩子的能力慢慢提高。”
所以父母们不要总想着催熟孩子,慢下来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乐趣,才会让育儿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摈弃那些“争第一、赢在起跑线”的想法,育儿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和孩子一起重回童年,完整生命。
毕竟我们也是先是自己,再是孩子的父母。
作为父母,陪着他们慢慢长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