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经历了初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后,逐步融汇和筛选,最后得以流传后世、并成为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柱的,是儒家和道家。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句话道尽人生心态。发达了,就要兼济天下,以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己任,做这样的事情,要靠什么呢?只能用儒家的教义。俗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要靠仁政和教化,激发和依托人类内心的道德观念,从而实现对社会、政府、人群的柔性管理,在当时的较为落后的科技水平条件下,实现了对社会的基本有效管理。另外一方面,在“穷”的时候,则要独善其身,也就是说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没有能力顾及别人,那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标准的个体,拉高社会的总体素质。具体要怎样做呢?就是要修炼自己的身心,这时候要用到的就是道家的做法了,因为儒家的一套理论只适合于对外。对内修炼,是要见天地和见自己,领悟世界的规律——道,实现人与外界的和谐。佛教为什么不能用于自身修养?我想一是因为佛教是外部传入,历史渊源上有所不足;另外也因为佛教的主要思想是四大皆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一种出世的思维。但对于中国文人,他的根子上还是要入世的,“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再怎么样的独善其身,最后也还是要追求“兼济天下”。
儒家是入世的学问。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追求的是将自己的学说应用于国家治理,他要求的是施行仁政。但在那个年代,各国诸侯追求的是制霸天下,没有君王愿意采纳儒家这剂效果太慢的中药。大家都希望尽快实现自己称霸天下的梦想,仁义二字怎么抵得上数十万大军压境的威慑?
而且,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比的就是谁更快更强,慢下来的“公司”会被快速发展的“公司”吞并,所以对于所有的君王来说,“快”是生存的需要,并不是君王们不懂得仁政的重要、不知道“固本培元”的意义,但在生存压力之下,只有选择最直接最有效最短视的做法——霸道,选择穷兵黩武、战乱频频。正如当前的互联网公司,只有通过补贴、免费等亏损性打法抢占市场、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才能迎来最后的胜利,慢公司、小公司,最后就是关门出局。
但是,当历史最终离开了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儒家学说才真正成为了统治阶层最愿意用到的治国理论。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延伸开来,儒家在中国成为正统。一代又一代的君王们无论实际做得怎么样,但至少都会在表面上承认对内实施仁政的必要性,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历朝历代施政的口号。儒家的学说,务实,灵活,入世,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最终与人性更加贴合,从而也最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