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作者:贾平凹 纺车声声
纺车声声,我并不是一次性读完这篇文章的,分了两次。前一次是前天晚上读到五分之一处。
那年,贾平凹刚上中学,作为校长的父亲就被划成“走资派”被拉到大深山里改造去了。
那时的贾平凹就跟妈妈说要退学帮母亲分担压力,母亲说什么也不答应,母亲虽是个文盲,但坚持让他好好读书,母亲说只有孩子把书读好才能对的起他们的父亲。
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但为了养家,母亲依旧坚持每天纺线到二更天。
今天又接着上次的地方往下读的。没想到这一读,却让我哭着读完了这一章。
父亲从深山来信了。信上说,他给家里写的好多封信都被扣了,这封信是看门的好心人给寄出来的。信上还说,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让家里人把他都忘了,还说,跟母亲离婚是最好的选择。读完信,全家哭成一团。
家里人口多,实在难以糊口了。母亲最终决定让身为家里长子的他辍学挣工分。他一口就答应了,他说他早就应该辍学为母亲分担了。
我想,母亲的心里是纠结的,只有母亲知道自己心里有多难过,多不情愿让自己的孩子放弃读书。
农民成分的邻居刘大叔带着贾平凹去砍柴,虽然每担柴门能卖两元钱,但每当出发去深山时,手磨出泡时,腿摔破时,母亲都会流眼泪。
仿佛,那个亲自去砍柴受苦的人是我,看到母亲流泪处,又仿佛我就是那个心疼自己儿子不甘心自己儿子受苦的母亲。
当钱攒够买回来个新纺车时,母亲更加没日没夜的纺线,母亲高兴的由每天出二三两线,一下出到了六两线。慢慢家里日子才还是好过了。
母亲借了邻居家的织布车,开始织布卖布。民兵为杀资本主义妖风把母亲的布收走了。
母亲为了把布要回来一晚上没回家。后来才知道,民兵对母亲百般辱骂之后还有一顿难听话,这还不算。说母亲如果想拿回布就把民兵分部门前的排水沟挖通。
母亲一咬牙挖了一晚上,第二天不但把布要回来卖了,还给他买回一本语文课本。
读到此处,我更加哭的稀里哗啦了。因为,从始至终,母亲从未跟家里人提起过此事。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从此,母亲每晚纺线,他就一边陪着母亲一遍读书。就这样读完了初中以及高中的课程之后,还考上了大学。那时候,文化大革命也过去了,父亲也被解放回来了。全家真的是历尽十几年的千辛万苦才终于团圆。
现实有多残酷,就有多少人才辈出。
刻骨铭心的磨难和爱永远能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努力前行。也只有刻骨铭心的磨难和爱才能让处于现在美好生活的我们感同身受。
我们每每因为这些感动而掉落的每一滴眼泪,都将化作我们努力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