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名企不要普通二三本学生的事件,很火,作为普通二本学校出来的学生,接触过很多人,也感受过二三本学生找工作的困难。不过,即使是二本的学校,也不要把自己当作特别low 的学生,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争取得到更好的机会。
考研
作为学生,第一个想到的方式一定是考研,毕竟工作还是跟学历挂钩的,你有一个研究生文凭就是比一个本科好很多。
我好朋友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的本科,他想去华为,投了简历都石沉大海。后来他得知,只要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华为都要。
是的,都要。
这两个字深深的刺激到了他,铆着劲要华科研究生。
但是985学校竞争多大可想而知,中间经历无数次崩溃,有次他对我说,我就是想看看,优秀的本科生和差的研究生,不一定有多大的区别,差了一张文凭就差了这么多?
后来他考上了,至于去不去华为,不知道,但是他现在在百度实习。
大家看到这里,会觉得考研真的能改变命运啊,考研可以找到好工作,好,那么,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我另外一个朋友,兰州大学的本科,后来考了本校的研究生,26岁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打算考博,联系了很多老师,没有人接受。最后找了一个北大的老师,还不是博士,只是研究助理,就是专业的劳力,等过几年跟老师混熟了,老师愿意接受了,再读博。
可是,过几年都30+了,面临着结婚生子,除了去做研究,运气好一点进高校,最可能的就是拿着微薄的工资,变成家庭主妇。
都是念研究生,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最关键在于二人目标不同。前一位是为了找工作考研,后一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
如果是为了逃避就业,千万别考,不考省的那几年时间,如果你努力,足够你做研究生的领导。
学习与“瞎折腾”
考研,也是大三才开始的,大一大二就算开始复习,也没用啊,那么之前至少有两年多的时间,让你去做其他。
做什么?
第一,永远是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是义务。学习不好,考研都考不上,可能连拿毕业证学位证都有问题,好好学习,让自己顺利的修完所有学分。
不管老师如何,也不要把自己学习不好归为老师教的不好,在大学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即使老师讲课不和你的心意,练习一下自学能力也是很必要。毕竟到了社会,老师只有自己。
何况,在大学之后很难再有一个这么纯粹的学习时间。
可以顺便在学习的时候考个证,考那些专业需要的证,考那些公认通用的证,考那些自己想要去考的证,考可以发展为副业的证。
说不定未来的某个证,可以带给你某个工作机会。
第二,用尽自己所有力气去折腾
有在大学的小伙伴经常害怕自己努力的方向不对,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可是很多时间都在害怕中浪费了。
若是有人告诉你方向,难道就是全对的吗?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预测未来,既然不能预测未来,那所谓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
现在什么职业规划很火,不过对于还在大学的小伙伴,确定了一个职业方向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思维定势。做什么都先思考一下这个和我的规划冲不冲突,方向是确定了,无论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至少,因为这样的定势减少了很多其他的可能。
打个比方,从小一个人发现自己在公关方面非常有潜能,就向着公关发展。
于是,微博来了,忽视,因为自己的方向是公关。公众号来了,不管,因为自己的方向是公关。然而,他忽视了,公关重点在传播,传统媒体过时更要抓住新媒体。
最后,他连公关的工作都找不到。
他确定方向有错吗?肯定是没有的,但是这个方向挡住了他的视野,眼里只有这个方向,无法链接和迁移。
对于还在大学的同学,更需要多接触更多信息,接触多了做的多了才有可能找到大方向。
参加学校或者是社会的活动,广范围的阅读,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一些人抱怨在学校什么都没有,在学校是什么都没有啊,那些你需要的东西不会在学校守着你等着你,需要你自己去找。无论是通过别人介绍,还是自己的探索,总之需要我们主动。
折腾时还有三点需要我们去注意:
注意一:不仅仅要接触,还需要接触过后思考,自己付出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一生受益。
注意二:及时止损,如果发现自己某方面呈现出不好的东西,要及时停止。假如进了学生会,发现天天做不会让人成长的事情还没有上升的可能,就赶紧出来,不要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觉得浪费,待着会更浪费。也不要相信什么与奖学金挂钩,毕竟出卖你自己的时间做些无聊的事与能让你拿到国家奖学金还是有差距的,奖学金和成绩有关。诚然,也会有干部奖学金,但那是最低的。
注意三:一定要有主见。在过程中,质疑嘲笑一定会有的,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做自己的就好。毕竟他挣了钱不会分给你,他找到了工作不会让给你。
学校可以接触到的大项目或比赛
大学里面的空闲时间可能是一辈子中最多的,没人能做到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倒是能做到所有时间都在看剧玩游戏。
之前一个学生问我,大学课每天排的满满的,想做兼职,参加活动,看书都没时间。
我问他,周末有课吗?他回答没有。
我又问他,课堂上一直在学习吗?他回答,大家都玩手机,没人听课。
我告对他说,周末可以兼职,课堂上大家玩手机的时间可以看书,如果你觉的会被别人说,那就和他们一样,不要来找我问一种可以有时间挣钱有合群的方法。
时间,每个人都有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把握不到,时间问题解决,最关键的来了,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
我在课堂不听课基本都是在看书或者学习职场的一些知识、学习沟通、学习做ppt,最初的机会都是靠那时候学习的东西打基础的。
在大学中间,还是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和比赛。举几个我参加过或者我认为比较好的,但是不限于这些。
名企校园挑战赛
很多500强企业都有校园挑战赛,基本都是为了自己的人才储备建立的,比如宝洁、联合利华之类,比赛内容大致是针对品牌的某些业务去做某些事情,比如公关,研发之类。很挑战自己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商业思维。
这种比赛也会有学校限制,985学校会有校队,不过不是985学校也可以联合一些同学自由组队,毕竟自己学校不好要接受,但是不要当作不努力的理由。
名企校园大使
我之前就做过百度的校园大使,还拿了奖,后面对我找工作有很好的背书,毕竟“百度”这个关键词会对自己的简历有一个保护作用,不容易第一轮就被刷掉,虽然还是可能因为学校不够被刷掉。
校园大使一般是对某些产品或者功能做校园推广,也很锻炼自己,做得好,可以拿到公司的奖励。
这里肯定会有人问,怎么样知道这种信息呢?
当时也没人告诉我,我自己经常会关注名企的微博和公众号,大企业一般招聘都有专属的号,经常刷一下信息。
不要期望别人告诉你,自己找是最好,最全面的。
模拟招聘大赛
我大一的时候就参加过模拟招聘比赛,拿着自己只有兼职经历的简历,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前十强,并且是前十强唯一一个大一的。
为了参加比赛,我写了很多遍简历,看了很多网站,很多面镜,很多期非你莫属。也是通过这个正式开始自己写简历,隔一段时间更新简历,也没想过自己有天会登上非你莫属的舞台。
这样的比赛会强制自己写简历,整理自己不多的经历,虽然少,但是可以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经历少,要去积累更多。
专业性质比赛
学工商管理的可以去参加金蝶杯,学英语的可以去参加希望之星,学主持的可以去参加CCTV,学中文的可以去参加新概念。
何况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获得这种比赛信息轻而易举。
名企Intern
对二三本学生,本身在校园招聘里面就处在劣势,就更应该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成为名企的Intern。
大一大二努力多学习多积累,大三大四是可以去申请一些名企的实习生的。最好是大三,因为大三还是可以比较静心做事的。
我在大三的寒假通过朋友的推荐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助理,整整工作了一个多寒假,在那个寒假感受了什么叫做职场要滴水不漏,什么叫做通勤4小时,自然,这些经验都是通过吃亏的来的。
提前体验,作为实习生是可以犯错的,上司也会耐心的指导,会让我们在真正遇到的时候知道怎么办。
很多大企业都需要实习生的,不过要知道,实习生工资不高,毕竟公司给你提供工作的机会,你是学东西的,工资虽然不高,如果不奢侈用,是够在大城市养活自己的。
如果得到了实习机会,做得好留下来的几率很大,就不需要去校园招聘。
很多企业的职位都是从实习生晋升的,实习生已经把正式名额占了,真正空位少之又少。
真正优秀的人都是懂得去搜集信息,掌握一手信息的人,搜商在这个社会变得尤其重要。搜索要多,要懂得去甄别正确信息,排除广告和骗子。这种,只能多看。
我会关注官方平台还有一些信息集成平台,微博上有很多。想要去哪个行业就搜索哪个行业,我大一的时候微博有一个分组里面都是职业相关。
推荐大家关注[简历义工]这样的以公益为出发点的微博,会转发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也会帮助想找工作的小伙伴发微简历,也会关注很多学生的招聘心理,解决在求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之前把工作经验总结成一个实习日志,发微博艾特简历义工,还被转发了。
基础知识系统建立
不过一起想一下,无论是做什么,都要有基础,上面说了,我最早去尝试的基础就是趁着在课堂上学习积累的。
不要想着未来某天自己可以瞬间打通任督二脉获得某项能力。
大量的阅读学习观察和思考不能少,需要练习的日常需要能力也不能少。我们的成长像是盖房子,基础能力像是地基,没有地基框架都无从谈起。我们都不敢在空地上直接搭积木,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的经历足够丰富,能力足够,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简历写的如何,一般这样的学生要简历可以马上拿出一份最好的简历;问任何有关经历也可以侃侃而谈。这也就给什么都没有的小伙伴一个提醒,即使自己没做什么,提前整理好自己需要求职的资料,找好照片,写好简历,准备好衣服,总没错。
你付出的时间,所学习的东西,未来某天都会得到回报,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不会迷茫,都可以做自己。